Loading

专题特写

琴澳融合增速 冀双城变同城

澳门杂志
147期
  • 中联办宣文部副部长田小平、副处长级助理韩超,新闻局新闻厅厅长杨宝琴及深合区行政事务局代表,带领澳门多家中文媒体到横琴参观访问。

  • 深合区民生事务局代理副局长冯方丹表示,深合区将大力推动琴澳两地医疗融合发展。

  • 现于横琴居住的澳门居民张健美表示,对横琴医院的服务感到满意和安心。

  • 在横琴医院跨境执业的澳门医生赵云桥认为,自己有责任推进琴澳两地的医疗服务融合。

  • 横琴医院门诊护士长陈艺丹表示,难忘到澳门镜湖医院学习交流的日子。

  • 横琴医院办公室主任王智鸿表示,该院已与澳门镜湖医院、澳门镜湖护理学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 横琴医院医务科主任苏文希望,医院能充分发挥平台作用,为澳门居民提供更多元的医疗服务。

  • 张女士对街总横琴综合服务中心的服务赞不绝口,时常带小朋友过来参加活动。

  • 澳门街总广东办事处主任田翼表示,中心丰富了琴澳居民的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各类生活难题。

  • 街总横琴综合服务中心荷塘部负责人董文伟表示,长者饭堂的服务,深受居民欢迎。

  • 妇联琴澳亲子活动中心会定期举办不同的亲子活动

  • 澳门妇联副理事长吴嘉婷表示,希望把妇联「关心妇幼、服务社群」的服务宗旨延伸至横琴。

  • 妇联琴澳亲子活动中心代主任唐伊韵表示,中心成立半年,已服务近2万4千多人次的琴澳居民。

  • 深合区民生事务局业务主要负责人许凤梅(前排右5)表示,未来3年,深合区将增加近6千个中小学学位。

  • 横琴第一小学校长张浩亮表示,多元化的课程体系,是该校的教育亮点。

  • 横琴第一小学

  • 横琴哈罗礼德学校

  • 横琴哈罗礼德学校英方校长Charles Grayhurst表示,未来将提供幼儿园至高中全阶段教育。

  • 澳门学生淳于嘉富称,学校的双语化教育,是吸引他前往就读的理由。

  • 深合区经济发展局代理局长李子蔚指,横琴口岸二期工程已完成近7成,预计今年底可完工。

  • 珠海大横琴口岸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彭波表示,横琴口岸地下将为澳门轻轨未来进入横琴预留站线建设条件。

  • 横琴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积极打造新型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

  • 珠海大横琴城市公共资源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志强表示,未来希望为琴澳居民提供更优质的城市管理服务。

未能播放Youtube视频
中联办宣文部副部长田小平、副处长级助理韩超,新闻局新闻厅厅长杨宝琴及深合区行政事务局代表,带领澳门多家中文媒体到横琴参观访问。
中联办宣文部副部长田小平、副处长级助理韩超,新闻局新闻厅厅长杨宝琴及深合区行政事务局代表,带领澳门多家中文媒体到横琴参观访问。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以下简称「深合区」)与澳门一直致力共建优质生活圈,随着两地联系日益紧密,深合区的衣食住行、医疗养老、教育就业等领域的融合与改变,一直牵动民心。

为增进澳门各界对深合区的瞭解,深合区执行委员会行政事务局、澳门特区政府新闻局、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宣传文化部联合举办「澳门中文媒体横琴行」采访活动,让澳门媒体实地考察深合区的民生配套及生活环境。

第一期「澳门中文媒体横琴行」活动于5月19日至20日举行,主题为「琴澳融合‧双城生活」。究竟澳门人在深合区的生活是怎样的呢?今期《澳门》杂志便随团走进深合区的医院、社区、学校、口岸等处,为读者报道双城生活的真实面貌。

 

两地共推医疗融合发展

谈到生活,虽然首先想起的是「衣食住行」四要素,但实际上,医疗的「医」才是不少澳门居民考虑到横琴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深合区民生事务局代理副局长冯方丹表示,横琴现有公立医疗机构4家,分别为珠海市人民医院横琴医院(以下简称:「横琴医院」)、横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家园卫生站、小横琴卫生站;另有23家社会办医疗机构,以及2家澳门医疗机构在横琴落地。另外,公立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横琴医院预计于2025年建成。

深合区民生事务局代理副局长冯方丹表示,深合区将大力推动琴澳两地医疗融合发展。
深合区民生事务局代理副局长冯方丹表示,深合区将大力推动琴澳两地医疗融合发展。

目前,共有66名港澳医师通过申办短期行医执业证书,在横琴的医疗机构执业。为推动境外医师及港澳医师跨境执业,冯方丹指,未来有望通过立法,让境外医师及港澳医师只要简单备案就能在横琴执业。将来,深合区也会通过打造智慧卫生服务平台,提升跨境就医服务品质,大力推动琴澳医疗融合发展。

到横琴医院就医的张健美告诉记者,初次前来求诊时,前台工作人员得知她是澳门居民,便推荐了澳门医生为她看诊。「这里的医护团队十分专业及贴心,电子化预约、挂号、缴费等流程也很方便,加上我有医疗保险,让我感到熟悉及安心。」语毕,张女士对身边的澳门医生赵云桥竖起大拇指。

现于横琴居住的澳门居民张健美表示,对横琴医院的服务感到满意和安心。
现于横琴居住的澳门居民张健美表示,对横琴医院的服务感到满意和安心。

第一批在深合区取得短期执业证书的赵云桥医生表示,跨境执业对他来说是一个挑战,从去年9月开始,他除每周到澳门科技大学医院上班,还会固定到横琴医院坐诊一天。他指,虽然琴澳两边的医疗制度及体系不同,但工作磨合顺利。作为泌尿科医生,他认为深合区病例较澳门多,有助积累更丰富的临床经验。此外,他认为这是一份责任,将澳门的医疗服务带到深合区,可为更多澳门医生来到深合区执业打好基础。

在横琴医院跨境执业的澳门医生赵云桥认为,自己有责任推进琴澳两地的医疗服务融合。
在横琴医院跨境执业的澳门医生赵云桥认为,自己有责任推进琴澳两地的医疗服务融合。

横琴医院门诊护士长陈艺丹表示,听到澳门居民满意横琴医院的服务,感到十分开心。为了提升护理服务水平,明白澳门居民所需,去年12月,她到了澳门镜湖医院学习交流。她介绍,琴澳两地的医院,除了在业务上交流学习,文化氛围的交流也日渐加深。在早前5月12日的国际护士节,横琴医院便邀请了澳门的护理工作者到来共庆节日。

横琴医院门诊护士长陈艺丹表示,难忘到澳门镜湖医院学习交流的日子。
横琴医院门诊护士长陈艺丹表示,难忘到澳门镜湖医院学习交流的日子。

横琴医院办公室主任王智鸿表示,该院立足横琴、服务澳门,属区内首家三级甲等医院,院内聘请了59名澳门医生常态化出诊,医院第一期规划床位100张,希望可让居民不出岛就可享受高水平医疗服务。该院医务科主任苏文指,医院的标识采用简体、繁体中文及英文,方便澳门人识别;也有精通粤语、英语、日语的人员。横琴医院希望充分发挥平台作用,为澳门居民提供多元化的医疗服务。

横琴医院办公室主任王智鸿表示,该院已与澳门镜湖医院、澳门镜湖护理学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横琴医院办公室主任王智鸿表示,该院已与澳门镜湖医院、澳门镜湖护理学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横琴医院医务科主任苏文希望,医院能充分发挥平台作用,为澳门居民提供更多元的医疗服务。
横琴医院医务科主任苏文希望,医院能充分发挥平台作用,为澳门居民提供更多元的医疗服务。

 

澳社区服务延伸至横琴

为令澳门居民在横琴也能无忧生活,有「超级居委会」之称的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以下简称「街总」)于2019年11月成立横琴综合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将澳门的社会服务经验带到横琴。

中心设有长者饭堂、小礼堂、耆趣室、阅览室,舞蹈室等,无论年龄大小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一角。家住附近的居民张女士平时经常带孩子到中心使用设施,她说,这里对所有居民开放,孩子在这里的图书室和游乐房能尽情「放电」。

张女士对街总横琴综合服务中心的服务赞不绝口,时常带小朋友过来参加活动。
张女士对街总横琴综合服务中心的服务赞不绝口,时常带小朋友过来参加活动。

澳门街坊总会广东办事处主任田翼表示,过去两年,中心服务人次约18万,生活在横琴的居民,在这里可体验到多元有益的社会服务,为解决「一老一小」照顾难题提供「澳门解决方案」,推动琴澳融合。未来将推出更多长者服务项目,制订服务标准,为大湾区社服发展提供借鉴。

澳门街总广东办事处主任田翼表示,中心丰富了琴澳居民的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各类生活难题。
澳门街总广东办事处主任田翼表示,中心丰富了琴澳居民的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各类生活难题。

澳门社工董文伟在2019年得知街总计划在横琴开设新的中心时,便主动请缨来到横琴工作。在他负责的中心荷塘部,长者饭堂是最受大家欢迎的设施,现在每天有近70人用餐,反应热烈,长者只需3块钱就能享用可口的饭餸,80岁以上的长者更可免费用餐。未来,他希望通过在澳门累积的社工经验,帮助中心推出更多优质服务。

街总横琴综合服务中心荷塘部负责人董文伟表示,长者饭堂的服务,深受居民欢迎。
街总横琴综合服务中心荷塘部负责人董文伟表示,长者饭堂的服务,深受居民欢迎。

澳门妇女联合总会(以下简称「妇联」)参与大湾区建设经验丰富,去年12月,在深合区开设了澳门妇女联合总会广东办事处,并同时启用琴澳亲子活动中心,将澳门特色经验服务延伸至横琴。中心为琴澳亲子家庭提供新生儿家庭服务、儿童及青少年服务、家庭服务以及「儿童友好」社区服务。目前,该中心已服务近2万4千多人次的琴澳居民,开展超过50场活动。

妇联琴澳亲子活动中心会定期举办不同的亲子活动
妇联琴澳亲子活动中心会定期举办不同的亲子活动

澳门妇女联合总会副理事长吴嘉婷表示,妇联希望通过上述服务,把「关心妇幼、服务社群」的服务宗旨延伸至横琴,结合横琴文化,为两地家庭提供丰富、多元、高质量的社会服务。

澳门妇联副理事长吴嘉婷表示,希望把妇联「关心妇幼、服务社群」的服务宗旨延伸至横琴。
澳门妇联副理事长吴嘉婷表示,希望把妇联「关心妇幼、服务社群」的服务宗旨延伸至横琴。

琴澳亲子活动中心代主任唐伊韵留意到,横琴流动人口较多,家长陪伴子女的时间较少,不少小朋友都会自行到中心玩耍。透过平日的活动,中心希望令家长意识到陪伴小朋友成长的重要性,同时令小朋友有更好的成长体验。现时,中心希望多收集民意及家庭的诉求,为未来横琴「澳门新街坊」项目作出贡献。

妇联琴澳亲子活动中心代主任唐伊韵表示,中心成立半年,已服务近2万4千多人次的琴澳居民。
妇联琴澳亲子活动中心代主任唐伊韵表示,中心成立半年,已服务近2万4千多人次的琴澳居民。

 

深合区教育体系渐完善

除了推动澳门医疗、养老等民生配套延伸到横琴,要建立琴澳一体化的发展格局,必少不了教育来搭桥。早在2009年,在澳门回归祖国10周年前夕,中央就送给澳门厚礼,同意澳门大学迁建横琴。除了高等教育,非高等教育在横琴也迎来生机。

深合区民生事务局业务主要负责人许凤梅表示,横琴已建成11所教育机构,其中包括3所公办小学,2所公办初中,2所公办、1所民办幼稚园,并成功引进3所国际化办学机构。全区现有澳门籍学生超过140名。为满足更多琴澳居民的教育需求,深合区现正通过回收、回购和新建等多种方式加快学校建设和学位扩充。未来3年,深合区公办幼稚园将增加近千个学位,中小学学位亦增加近6千个。

深合区民生事务局业务主要负责人许凤梅(前排右5)表示,未来3年,深合区将增加近6千个中小学学位。
深合区民生事务局业务主要负责人许凤梅(前排右5)表示,未来3年,深合区将增加近6千个中小学学位。

许凤梅指,今年深合区在招生政策上做出调整,对监护人在横琴工作和居住的澳门籍学生视同横琴户籍安排公办学位,并积极探索澳门教育政策和福利延伸至深合区。琴澳共建姊妹学校方面,现已有9对学校接对,未来会继续促进更多姊妹学校接对,促进琴澳两地学子文化交流。

横琴第一小学校长张浩亮表示,多元化的课程体系,是该校的教育亮点。
横琴第一小学校长张浩亮表示,多元化的课程体系,是该校的教育亮点。

横琴第一小学是横琴第一所「公办民管」小学,办学规模为36个教学班,可提供1,440个学位。校长张浩亮表示,公办民管模式能最大化结合公办学校和民营教育的优势,课程设置国际化,课程相对自主及老师用人和激励机制更灵活。目前,有澳门学生13人,香港学生30多人,外国学生2人。

横琴第一小学
横琴第一小学

横琴哈罗礼德学校是一所全日制国际双语学校,是为了满足生活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家庭,以及国内外高端人才对子女教育需求而引进的高端国际化教育项目,现时港澳学生占比约35%。横琴哈罗礼德学校英方校长Charles Grayhurst表示,学校目前开放招收Pre-K至九年级学生,有双语导师为港澳学生提供双语言、双文化的教学。他相信,学校选址横琴,有潜力吸引更多港澳及内地学生。

横琴哈罗礼德学校
横琴哈罗礼德学校

澳门学生淳于嘉富,从澳门的国际学校转到横琴哈罗礼德学校就读一年半,他认为横琴的校园面积较大,设施齐全,教师亦较理解学生,相信双语教学有助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他指转校初期,和内地生存在语言沟通困难,但能感受到大家的热情,中文水平已有改善。他说,虽然自己不在学校住宿,但每日往返琴澳两地只需半小时,交通十分便捷。

横琴哈罗礼德学校英方校长Charles Grayhurst表示,未来将提供幼儿园至高中全阶段教育。
横琴哈罗礼德学校英方校长Charles Grayhurst表示,未来将提供幼儿园至高中全阶段教育。
澳门学生淳于嘉富称,学校的双语化教育,是吸引他前往就读的理由。
澳门学生淳于嘉富称,学校的双语化教育,是吸引他前往就读的理由。

 

超级口岸智慧城市现雏形

横琴口岸及综合交通枢纽二期工程项目现场,正在热火朝天地推进建设,深合区经济发展局代理局长李子蔚表示,横琴口岸一期的旅检大厅已完成,二期工程主要是客货车通关设施,目前整体工程完成近七成,部份道路网及建筑已封顶,力争今年底完工。工程完成后将增至30车道,李子蔚相信届时能大大改善通关能力及整体交通环境,为将来全面开放单牌车入琴提供支撑。

深合区经济发展局代理局长李子蔚指,横琴口岸二期工程已完成近7成,预计今年底可完工。
深合区经济发展局代理局长李子蔚指,横琴口岸二期工程已完成近7成,预计今年底可完工。

珠海大横琴口岸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彭波介绍,口岸用地东西两侧分别设置横琴侧交通枢纽和澳门侧交通枢纽,整体实现轨道交通、机动车交通、行人交通的无缝转换,达到通关与交通快捷高效的设计目标。

珠海大横琴口岸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彭波表示,横琴口岸地下将为澳门轻轨未来进入横琴预留站线建设条件。
珠海大横琴口岸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彭波表示,横琴口岸地下将为澳门轻轨未来进入横琴预留站线建设条件。

2018年,横琴在全国率先开创「物业城市」(注)全域式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在大横琴城资物业城市展厅内,利用全息态势和大数据技术,将横琴岛实体空间映射到虚拟空间,实现一「屏」观全城,让业务营运可视、可控、可管。通过在感知端、调度端、分析端分别打造城市的「眼、手、脑」,推动城市管理向智慧化、精细化迈进。

横琴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积极打造新型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
横琴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积极打造新型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

珠海大横琴城市公共资源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志强表示,希望通过学习澳门优秀的服务居民理念,推动澳门的合作资源落地横琴,为琴澳居民提供更贴心的服务,让城市生活更美好。他指,公司已有澳门大学生通过实习入职,相信对促进琴澳两地沟通起到积极作用。

珠海大横琴城市公共资源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志强表示,未来希望为琴澳居民提供更优质的城市管理服务。
珠海大横琴城市公共资源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志强表示,未来希望为琴澳居民提供更优质的城市管理服务。

登上横琴国际金融中心顶层,俯瞰十字门水域,灌溉着这片土地不可限量的未来,见证着深合区的日新月异。琴澳相融,立足于时代潮头,我们作为琴澳双城生活的参与者与见证者,在多方的大力推动下,两地同城生活指日可待。

注:「物业城市」是社会治理的一种全新模式,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城市进行专业化、精细化、智慧化管理,包含市政养护、物业管理、停车管理、城市秩序维护、市民生活服务等多个领域业务。

 

文:黄桂兰  图:宋楚珊、新闻局

 


订阅新闻局Telegram政府新闻频道:https://t.me/macaogcs,即时接收最新消息。
订阅频道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Facebook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Facebook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官方微信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官方微信
微信订阅号:澳门政府信息 澳门政府资讯
微信订阅号:澳门特区发布 澳门特区发布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政府新闻频道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政府新闻频道
已复制连结
跳转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