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六月十四日為第九個“中國文化遺產日”,文化局將於文遺日期間,在本澳世遺景點、博物館和圖書館等舉辦一系列的精彩活動,包括專題展覽、講座、導賞活動及景點展館免費開放等,以提升公眾對澳門文化遺產的認識,展示澳門文化遺產內涵與魅力,貫徹今年中國文化遺產日主題:“讓文化遺產活起來”。
大師鄭屋談傳統建築 颱風歲月展示風災歷史
“大師對話─中國傳統建築內在之美”系列講座將於六月十四日在鄭家大屋舉行,分別邀請潮州市建築設計院建築學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吳國智主講《潮州傳統民居建築尺度與比例之美》,華梵大學院建築系專任教授徐裕健主講《台灣傳統民居建築尺度與比例之美》,並由香港大學教授龍炳頤主持大師對話,吳國智及徐裕健共同主講《中國傳統建築內在之美》。講座免費入場,居民可於辦公時間致電二八九六八八二零預約座位。當天現場還設有茶藝及古琴表演,以及《中國傳統建築內在之美》展覽,展期至七月十三日。
為同慶“中國文化遺產日”及“國際檔案日”,以及展示更多澳門過往的颱風歷史與演變,澳門歷史檔案館將於六月十日至十二月七日舉辦展覽“颱風歲月──澳門檔案資料展”,冀通過展示有關颱風的文字檔案、照片及實物,讓居民了解澳門颱風警報信號的演變及過往風災對本澳的影響,期間安排多場專題講座供居民參與。
文遺展覽多元精彩 環遊街巷細說歷史
《文化遺產保護法》於今年三月一日正式全面生效,是澳門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重要里程碑,為向公眾提供更全面的介紹,文化局將於六月十四日至七月十三日在大三巴遺址廣場舉辦《文化遺產保護法》及澳門歷史城區介紹展覽,並在盧家大屋舉行《澳門十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讓居民更深入了解文遺法及珍貴的澳門世界文化遺產。
“環遊‧街巷”導賞活動將帶領參加者一同漫步澳門歷史城區,以大三巴牌坊、哪咤廟、哪咤文化展示館、舊城牆遺址、戀愛巷、永福圍及何族崇義堂為介紹路線,細說各世遺建築的歷史故事。參加者可於www.mhaa.org.mo網上報名或下載及填妥表格後交往大三巴牌坊詢問處,費用全免,名額有限額滿即止。
澳門博物館於五月三十日至八月三十一日舉辦展覽“珂羅‧重現──湯姆遜與黃豪生的光影對接”,展出英國攝影家約翰‧湯姆遜於六、七十年代在香港、廣州、澳門、天津及北京等地攝製二百多幅濕版攝影作品,及由澳門攝影家黃豪生以澳門主題,特為此展覽攝製,通過結合早期攝影技巧及當代創作概念,展現新舊交融的作品。澳門博物館六月十四至十五日免費開放,展覽同時推出遊戲活動,讓居民寓觀展於娛樂。
圖書館講談數位典藏 景點展館免費開放
“台灣數位典藏計劃之回顧、現況與展望”專題講座將於六月二十一日上午十一時在何東圖書館三樓多功能廳舉行,由台灣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召集人暨台灣史研究所所長謝國興主講,檢視台灣數位博物館計劃自一九九八年開始至今十五年來的策略及發展,講座探討計劃的重要成果及未來挑戰。居民可於六月七日至二十日辦公時間期間致電二八三七七一一七或前往何東圖書館報名。
多個世遺景點及展館於六月十四至十五日免費開放,包括早上十時至下午五時開放東望洋燈塔;澳門博物館及典當業展示館亦於兩天供居民免費遊覽。大三巴遺址、鄭家大屋及盧家大屋設有奬問答遊戲,參加者有機會獲得精美紀念品一份,數量有限送完即止。中國文化遺產日多項活動均免費入場,查詢可於辦公時間致電八三九九六六九九,或瀏覽網頁www.icm.gov.mo/c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