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2009MIECF:中國地震局研究所提出災害鏈綜合研究,提高重大災難預測準確率

澳門國際環保合作發展論壇及展覽
2009-04-03 13:39
  • 高建國

未能播放Youtube視頻

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研究員高建國教授指出,現時國際上按照西方傳統、以單學科方法很難預測巨災。透過實證結果,他認為只有通過中國整體思維的方式,對災害鏈進行綜合研究,才可能產生更準確的災難預測。

高建國教授於2009MIECF自然災害管理研討會上發表《中國災害鏈研究和災害預測》的研究成果,指出近三十年來,中國在基本防災的骨幹工程發揮很好的效果,貫徹了「以人為本」理念。透過歸納2008年汶川地震的相關情況,研究認為地方政府落實防災不力、災害預報準確率不高和官民防災演練意識不足三點,會增加中國自然災害的嚴重性。

連鎖效果,各地自然災難對中國有影響

就災害預報準確率不高的問題,高建國以2004年印尼蘇門答臘地震影響2005年中國華南水災的相互關係,以及汶川地震後中國各地產生餘震以外的後續災害,指出災害預測不能再單學科地進行分析,而應該結合各地氣象災害情況,透過跨學科的地震、氣象以及海洋、水文、地球化學、衛星紅外等技術,綜合性地預測可能出現的災難。

高建國教授認為,城市中人口、財富、建築集中,一旦遭受重大災害襲擊,任何環節的失控,都將造成城市危機。而且自然災害發生極易產生連鎖效應,由一種災害引發出一系列災害,從一個地域空間擴散到更廣闊的地域空間,形成災害的併發或續發局面。高建國強調「災災相連情況」、「異地災害影響」的災害鏈研究,透過密切留意各地地震、洪水、乾旱和地球幔汁排氣作用(地球內外的各類氣體流動)等的相互連帶關係,盡力預測其他方法難以預測的災害。


訂閱新聞局Telegram政府新聞頻道:https://t.me/macaogcs,即時接收最新消息。
訂閱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微信訂閱號:澳門政府資訊 澳門政府資訊
微信訂閱號:澳門特區發佈 澳門特區發佈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已複製連結
跳到頁面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