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9MIECF的節能減排及碳交易研討會上,中國及歐盟多個代表分別介紹各自的節能減排的目標與政策,從中可見各地政府積極正積極參與控制全球暖化的工作,肯定了環保產業帶來的長遠效益。
三管齊下節能減排成中國戰略任務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司副司長何炳光表示,節能減排是中國政府緊迫而長遠的戰略任務,必須綜合運用法律、經濟和行政手段,以組合拳方式三管齊下,構築節能環保政策支撐體系,務求令節能減排工作取得更理想的效果。目前,中國透過「十一五」規劃《綱要》,把節能減排作為必須完成的約束性指標。政府通過配置公共資源和運用行政力量,致力淘汰落後的能源生產技術,大力推廣及實施節能減排技術,並採取減排目標責任制治理耗能企業和污染源,從結構調整、技術提升和監督管理三個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歐盟節能減排政策創造環保新經濟
歐盟駐北京代表署一等秘書季思樂及歐洲政策中心政策分析員Marie-Hélène Fandel則重點對歐盟在節能減排、碳交易及能源使用政策進行介紹及分析。
歐盟駐北京代表署一等秘書季思樂認為,環境保護與商業競爭力之間不存在基本矛盾。目光遠大的環境政策只會開拓創新科技的商業市場及增加就業機會,任何國家投資於環境保護及節能專案都會獲益,因為這樣可提高生活水平,開創商機,以及減輕對能源入口的倚賴。他表示,可持續發展是人類的未來,而歐盟矢志發揮帶頭作用,將於12月份舉行的哥本哈根氣候高峰會擬備長遠目標建議書。
歐洲政策中心政策分析員Marie-Hélène Fandel在題為《鼓勵歐盟國家理性使用能源的政策》講話中表示,歐洲如果能合理使用能源,以及確立自身在生態創新及綠色產品領域上的優勢,將可以在改善環境之餘,獲得更多效益。會上她提出「促進合理使用能源」的五個可行政策,包括把製造產品所消耗的能源成本反映在成品價格上;透過減稅、貸款、補助和注資等,鼓勵企業採用高能源效益科技;建立機制協助企業把採用環保科技的長遠效益轉化為即時回報;以公營機構帶頭為企業及家庭建立榜樣;以及為個人及企業提供更多資訊藉此改變能源使用者的行為習慣。有關建議對各地環保政策部門皆有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