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於1860年的伯多祿五世劇院,又稱崗頂劇院,是中國首座西式劇院。自落成之日起,音樂與歌舞在此交響輝映,曾是澳門葡萄牙人聚會的大會堂與土生葡人的文化殿堂。這座與澳門社群共歷百餘年風雨的建築,靜立於崗頂前地,作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澳門歷史城區」世界文化遺產的重要一環。如今,劇院迎來一部以其命名的現代芭蕾舞劇,跨越時空的舞台,以藝術形式訴說歷史故事。
現代芭蕾的創新魅力
「現代芭蕾與古典芭蕾在時代背景與表現形式上截然不同。它植根於芭蕾基礎,融合現代舞的自由靈動,契合當代審美與節奏,演變為一種充滿活力的舞蹈語言。」舒琴自幼習舞,數十年來深耕芭蕾藝術,於2017年創立澳門現代芭蕾藝術學會並擔任會長,致力推廣現代芭蕾。她通過開設課程、編創作品及促進舞者交流,探索符合當代東方審美的芭蕾藝術,力求在傳統與創新間找到平衡。
舒琴認為:「古典芭蕾源於西歐宮廷,擁有500年歷史,編排講究規範與框架;現代芭蕾則誕生於20世紀初,形式較自由,題材更具開創性。」她笑言,人體的四肢與頭部能呈現的動作幾乎已被前人窮盡,當代創新的關鍵在於題材突破與文化內涵的挖掘。
中歐文化滋養創作靈感
曾於北京舞蹈學院任教的舒琴,多次與北京、天津、廣州等地的芭蕾舞團合作,積累豐富創作經驗。機緣巧合下,她來到澳門,創立澳門現代芭蕾藝術學會及澳門現代芭蕾舞團,專注將澳門獨特的文化底蘊融入現代芭蕾作品。「很多人形容澳門是中西文化融合的城市,但在我看來,更接近中歐文化的交融。這裡的歷史城區彷彿歐洲小鎮,為東方現代芭蕾提供了獨特的創作土壤。」她說,澳門的文化故事值得被發掘並傳承,將其融入現代芭蕾是她創作的核心追求。
2021年,舒琴創作的大型原創現代芭蕾舞劇《少年星海》大獲成功,以澳門出生的偉大音樂家冼星海的少年故事為藍本,呈現其成長歷程、創作高峰與母子情深。第二幕巧妙融入南音、醒獅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元素,與芭蕾碰撞出火花。繼這部中式題材力作後,她於2025年推出新作――以歷史史實與中葡情緣為題的浪漫舞劇《伯多祿五世劇院》,續寫文化交融的篇章。
浪漫演繹中葡情緣
「伯多祿五世劇院作為中國首座西式劇院,不僅為澳門帶來豐富的藝術體驗,更是引領中國接受西方藝術的重要場所。能在這座百年劇院上演同名原創芭蕾舞劇,令人雀躍!」2024年,舒琴開始創作劇本,以劇院歷史為靈感,音樂、服飾與編舞皆融入中國古典的含蓄之美,勾勒跨文化的浪漫詩篇。「這部舞劇以中葡文化交融為背景,在歷史脈絡中編織一段中葡愛情故事,讓劇院化身舞台主角。」
這段愛情故事改編自葡萄牙詩人賈梅士與其中國妻子的傳說,女主角「蘋果綠」的名字呼應劇院清新的綠色外牆,充滿詩意。演出突破傳統觀賞模式,邀請觀眾夜間漫步劇院,隨演員舞步沉浸於表演,體驗一場穿越時空的藝術之旅。「當最後一幕燈光暗下,掌聲在古老劇院中迴盪,觀眾將感受到藝術跨越世紀的震撼。」舒琴表示,這部舞劇不僅是「旅遊+藝術」的創新實踐,更通過沉浸式體驗,深化觀眾對澳門歷史與中葡文化的理解,讓歷史建築與故事在舞台上復活。
延續國家藝術基金的使命
2022年,澳門現代芭蕾藝術學會獲國家藝術基金藝術人才培養資助專案,開展《原創現代芭蕾舞劇編舞者人才培養》項目,結合芭蕾訓練、編舞理論、創編多樣元素和舞劇實踐,培育來自內地及港澳的優秀舞者與編舞人才。項目結項時共舉辦了六場演出,成果斐然。「《伯多祿五世劇院》延續了這一項目,邀請當時的學員參與編舞,演員陣容更包括內蒙古、廣州及香港的卓越舞者,共同呈現一場跨越地域與文化的芭蕾盛宴。」舒琴表示,她希望將這一項目長期延續,為現代芭蕾培養更多新生力量。
時至今日,舒琴對芭蕾的熱愛絲毫未減,她從編導、教育與推廣多方面推動現代芭蕾在澳門的發展。「在大灣區建設的浪潮下,粵港澳的文化交流日益深化。我們應抓住機遇,發揮政策優勢,創作出更多具地區特色的芭蕾作品,讓澳門的文化之美綻放舞台。」
演員分享
歷史回響 舞動百年前的少女心緒
在《伯多祿五世劇院》中,話劇與舞蹈交織,碰撞出獨特的表演風格。「舞劇與一般舞蹈表演不同,除舞技外,還需融入演技,這對我來說是一次全新挑戰。」黎澤恩通過澳門現代芭蕾藝術學會的招募,成功擔演女主角「蘋果綠」。她身穿與劇院同色的綠白裙子,以輕盈的舞姿與細膩的表情,詮釋少女的俏皮與靈動。
她說融入角色情感是雙人舞的一大挑戰,與男主角在排練中反覆溝通,不斷優化,力求呈現動人演出。「從相遇到相愛,角色的情感隨劇情推進而起伏。我深入研究背景故事,瞭解當時的文化,體會時代語境下的人物心境,再融入自己的理解,演繹『蘋果綠』在不同場景中的心境變化。」參演舞劇後,她對伯多祿五世劇院的歷史產生更深的情感連結,舞台上的每一步彷彿與百年歷史對話。
跨界演員的藝術挑戰
何錦輝是澳門本地演員,曾參演音樂劇、話劇和宣傳片,擅以台詞和表情塑造角色,這次在《伯多祿五世劇院》中飾演男主角葡萄牙詩人賈梅士,挑戰以肢體語言為主的舞劇表演。「排練中,我從零開始學習舞蹈基本功,訓練身體的協調性與靈活性,感受到舞劇的獨特魅力――每個動作都在訴說情感,傳遞訊息。」他舉例,在向女主角示愛後的等待、得到回應時的喜悅等場景中,每個舞步都承載角色的情感,比語言更直抵人心。
「伯多祿五世劇院是一個擁有逾百年歷史的地方,蘊含獨特的文化背景,置身其中,藝術氛圍撲面而來。演員們跳出傳統舞台框架,讓觀眾彷彿穿越時空,親歷歷史重現。」何錦輝形容,每一幕演出如同一幅流動的油畫,充滿詩意與細膩情感,為觀眾開啟一場充滿想像的藝術之旅。
文:鄭美盈 圖:宋楚珊 受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