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大学中国历史文化中心及澳门民联智库联合主办第四届中国文化(澳门)论坛,多名海内外历史、哲学、思想、文化和文学艺术界专家就主题——“中国文化的开放与包容”,于线上和线下展开交流和讨论。同场还举办了中国文化推广大使委任仪式,首届共有120名澳大及高校学生和校友成为大使。
典礼由澳大中国历史文化中心主任朱寿桐主持,并与澳大人文学院副院长王庆节,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姜继鼎,当代作家卢新华、加拿大《文化中国》主编张子夜和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张明远分别致辞。朱寿桐表示,中国文化(澳门)论坛在议员施家伦领导的澳门民联智库大力倡导和澳门基金会主席吴志良的长期支持下得以发扬壮大,在特殊的疫情期间能举办乃得益于海内外众学者的不懈努力。
吴志良指出,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成为唯一不曾中断的文明,全赖中华民族宽容厚爱、推己及人、虚心好学和三省吾身的传统美德,形成了开放与包容的文化特质。他进一步阐明,在澳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是大家 的历史责任,希望澳大青年肩负起中国历史文化传播的重任。
施家伦指出,澳门是中西文化交流互鉴的城市,特区政府高度重视支持、衔接国家发展规划,打造澳门国际文化交流窗口,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他相信与会专家学者在论坛上可再产生一批重要学术成果,中华文化的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又会有新的发展,为澳门文化交流合作基地建设带来更多启发。
中国文化(澳门)论坛是澳大中国历史文化中心和澳门民联智库等单位联合创立的开放性学术交流平台,迄今已成功举办3届,已成为国际学术界有一定影响力的汉语文化论坛。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第四届中国文化(澳门)论坛克服重重困难,经由朱寿桐等发起人和海内外华人学者的共同努力,持续两天的论坛如期举行,与会学者围绕“中国文化的开放性”、“中国文化的包容性”、“中国传统文化与异域文化关系的历史考察”和“中国现代文化与异域文化关系的学术考察”4个分议题进行集中讨论。马相武、傅天虹、孙建荣、路羽、黄维梁、毕光明、翟业军等大家亲临论道,蒋晔、周志强、李继凯、王海军、曾军、李骞诸等名师云端讲学,共同呈现一场精彩纷呈、观点交流、思想碰撞的学术交流盛宴。
开幕式上还举办了第一届中国文化推广大使委任仪式。首届共有120名澳大及高校学生和校友成为大使,组成了名为笃行、慎始、弘毅、行健、克勉、效哲、谦益、成思、致远、修远的10个团队,以期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骨干力量,为弘扬中国历史文化发挥最大作用。
澳大学生事务长彭执中强调,推广大使应在广阔的实践中体验中华文化的真善美,善于发掘和实践中华文化的正能量,认真学习,修身养性,推己奉公,乐于奉献,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研究并弘扬中国历史文化的优良传统。澳大中国历史文化中心邀请了社会贤达为顾问和督导,朱寿桐即场向吴在权、吴志良和施家伦颁发顾问聘书,向侯锡球、杨斌、林玉鳯、郑杰钊、彭执中、王庆节、李德凤、张九龄和杨兆贵颁发督导聘书。及后澳大历史文化中心副主任郑宁人介绍了大使团队。
出席活动的嘉宾还有澳门智慧人文励政会会长吴在权,劳校中学校长郑杰钊,菜农子弟学校副校长侯锡球,澳大教育学院院长王闯、人文学院副院长王庆节和李德凤、马万祺书院院长杨柳、郑裕彤书院代院长黄承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