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及澳門民聯智庫聯合主辦第四屆中國文化(澳門)論壇,多名海内外歷史、哲學、思想、文化和文學藝術界專家就主題——“中國文化的開放與包容”,於線上和線下展開交流和討論。同場還舉辦了中國文化推廣大使委任儀式,首屆共有120名澳大及高校學生和校友成為大使。
典禮由澳大中國歷史文化中心主任朱壽桐主持,並與澳大人文學院副院長王慶節,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廳長姜繼鼎,當代作家盧新華、加拿大《文化中國》主編張子夜和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院長張明遠分別致辭。朱壽桐表示,中國文化(澳門)論壇在議員施家倫領導的澳門民聯智庫大力倡導和澳門基金會主席吳志良的長期支持下得以發揚壯大,在特殊的疫情期間能舉辦乃得益於海内外眾學者的不懈努力。
吳志良指出,中華民族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生生不息,成爲唯一不曾中斷的文明,全賴中華民族寬容厚愛、推己及人、虛心好學和三省吾身的傳統美德,形成了開放與包容的文化特質。他進一步闡明,在澳門傳承中國傳統文化,是大家 的歷史責任,希望澳大青年肩負起中國歷史文化傳播的重任。
施家倫指出,澳門是中西文化交流互鑒的城市,特區政府高度重視支持、銜接國家發展規劃,打造澳門國際文化交流窗口,融入國家發展戰略。他相信與會專家學者在論壇上可再產生一批重要學術成果,中華文化的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又會有新的發展,爲澳門文化交流合作基地建設帶來更多啓發。
中國文化(澳門)論壇是澳大中國歷史文化中心和澳門民聯智庫等單位聯合創立的開放性學術交流平台,迄今已成功舉辦3屆,已成爲國際學術界有一定影響力的漢語文化論壇。在新冠疫情的衝擊下,第四屆中國文化(澳門)論壇克服重重困難,經由朱壽桐等發起人和海内外華人學者的共同努力,持續兩天的論壇如期舉行,與會學者圍繞“中國文化的開放性”、“中國文化的包容性”、“中國傳統文化與異域文化關係的歷史考察”和“中國現代文化與異域文化關係的學術考察”4個分議題進行集中討論。馬相武、傅天虹、孫建榮、路羽、黃維樑、畢光明、翟業軍等大家親臨論道,蔣曄、周志强、李繼凱、王海軍、曾軍、李騫諸等名師雲端講學,共同呈現一場精彩紛呈、觀點交流、思想碰撞的學術交流盛宴。
開幕式上還舉辦了第一屆中國文化推廣大使委任儀式。首屆共有120名澳大及高校學生和校友成為大使,組成了名為篤行、慎始、弘毅、行健、克勉、效哲、謙益、成思、致遠、修遠的10個團隊,以期成爲傳播中華文化的骨幹力量,爲弘揚中國歷史文化發揮最大作用。
澳大學生事務長彭執中强調,推廣大使應在廣闊的實踐中體驗中華文化的真善美,善於發掘和實踐中華文化的正能量,認真學習,修身養性,推己奉公,樂於奉獻,增强使命感、責任感,研究並弘揚中國歷史文化的優良傳統。澳大中國歷史文化中心邀請了社會賢達為顧問和督導,朱壽桐即場向吳在權、吳志良和施家倫頒發顧問聘書,向侯錫球、楊斌、林玉鳯、鄭杰釗、彭執中、王慶節、李德鳳、張九齡和楊兆貴頒發督導聘書。及後澳大歷史文化中心副主任鄭寧人介紹了大使團隊。
出席活動的嘉賓還有澳門智慧人文勵政會會長吳在權,勞校中學校長鄭杰釗,菜農子弟學校副校長侯錫球,澳大教育學院院長王闖、人文學院副院長王慶節和李德鳳、馬萬祺書院院長楊柳、鄭裕彤書院代院長黃承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