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澳基會出版《澳門研究》第112期 回顧澳門回歸二十五年的法治進程

澳門基金會
2024-12-06 17:21
  • 澳門研究

未能播放Youtube視頻

由澳門大學澳門研究中心組稿編輯的《澳門研究》第112期經已由澳門基金會出版。《澳門研究》以“研究澳門,服務社會”為宗旨,透過選編、刊登海內外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論文,薈萃各家學術思想,是推動和深化“澳門學”建設的重要陣地,深受學界關注。該期為澳門大學澳門研究中心與澳門大學法學院共同舉辦的“法治進程與澳門回歸二十五周年:挑戰、成就與未來方向”研討會的研究成果,內容涵蓋民法、商法、刑法、行政法、區域融合與合作等不同領域。

其中,唐曉晴的〈一國之內的兩部民法典——論《中國民法典》與澳門《民法典》的精神氣質與體系特徵〉認為兩部民法典的制定有着各自不同的時代背景,二者都體現了鮮明的時代特色。邱庭彪、李宇昊和毛光海的〈新時代“楓橋經驗”對澳門調解制度發展的啟示〉認為澳門調解制度需要建立“專門法律制度”,在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啟示下,可在“與時俱進、因地制宜、科技賦能、文化浸潤”四個方面進行探討完善。李哲、羅伯特‧埃塞爾(Robert Esser)、歐陽楚欣的〈澳門刑事電子數據的留存、通訊截取與在線搜索制度——基於歐盟法和德國法的考察〉認為澳門可以借鑑歐盟和德國的經驗,重構通訊紀錄數據留存的程序,優化數據調取與權利保障機制。畢經緯的〈《信託法》視角下的澳門《投資基金法》修訂:背景、問題與進路〉認為《投資基金法》是澳門《信託法》的特別法,基金具備信託財產獨立性,參與人與管理實體和受寄人之間是信託關係下委託人與受託人的關係,管理實體與受寄人之間是一種合同關係。吳奇琦的〈傷者親屬的精神損害賠償——回歸二十五年來的澳門司法見解進展〉梳理與評論歷年來澳門法院對“受非致命身心侵害者之親屬可否依第489條第2款請求賠償自身的非財產性損害”的觀點變遷,並認為應將第489條解釋成在受害人損害與親屬損害皆“格外嚴重”的情形下,容許親屬請求痛苦賠償。

馬哲的〈中國內地與澳門商事法律規則的特徵對比與銜接建議〉認為銜接內地與澳門的商事法律規則應當分兩階段,第一階段是統一兩地的衝突法規範以消滅法律適用中的矛盾,第二階段應根據所涉及的事宜選用不同的銜接方式。黃玉葉的〈澳門醫學輔助生殖技術法的主要內容及立法啟示〉認為該立法的啟示有三,即1)恰當的立法,可平衡各持份者的利益和澳門特區的公共利益,從而可解決社會出現的問題;2)法律的適時出台,可有效促進社會的發展;3)前瞻的立法觀與靈活的立法技術,可配合日新月異的醫學科技發展。歐志丹的〈澳門環境法的二十五年:回顧與展望〉認為未來澳門的環境法應分階段逐步走向體系化的立法工程,並建議特區政府做好短中長期立法規劃,解決現行環境立法衝突等不協調問題。鄧達榮的〈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採購法律制度的改革進程和規範模式〉認為未來的《公共採購法》可能會有某些內容同時受到該法和第74/99/M號法令的規定而出現重覆規範或競合,建議重新審視和深思該法律制度改革的規範模式及其內容和結構的設計和編排。鄭嘉瑤的〈澳門《違法青少年教育監管制度》的改革與完善〉認為應完善辯護權的保障、程序的緊急性原則以及上訴制度,以及改革並加強司法機關和刑事警察機關的專門化。范雪珂的〈“一國兩制”語境下區際反腐敗合作研究——以內地與澳門特區為視角〉通過資料分析,認為應加快落實區際刑事司法協助規範,並建立形成廉政協同機制。

第112期《澳門研究》電子檔已上載至澳門基金會澳門虛擬圖書館網站 https://www.macaudata.mo,讀者亦可到澳門基金會各寄售點選購,每本售價80澳門元,查詢可電郵至 da_info@fm.org.mo。


訂閱新聞局Telegram政府新聞頻道:https://t.me/macaogcs,即時接收最新消息。
訂閱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微信訂閱號:澳門政府資訊 澳門政府資訊
微信訂閱號:澳門特區發佈 澳門特區發佈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已複製連結
跳到頁面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