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澳門基金會開展的“澳門記憶”文史網主辦之“記憶沙龍”系列講座於週日(23日)開鑼,首兩場講座於澳門教科文中心舉行,由城市規劃師林翊捷主講“海岸線漂流記──小城百年填海造地的故事”和文化遺產建築師呂澤強主講“房子裡的秘密──解構20世紀澳門建築保育”。
由清代的圍海造田,至近代華商的小型填海,從民間自主進行,到20世紀開始由政府主導的大規模填海(新口岸新填海區、黑沙灣新填海區、南灣湖填海區、路氹城等),到現時進行建設中的“新城區”,林翊捷道出了澳門百年以來的填海歷程,每一項的工程均對澳門的城市發展帶來深遠的影響,現時澳門的不少居住和商業區域,均是由這些不斷“漂流”的海岸線而獲得,奠定了今天澳門的城市格局,也為各項城市發展和建設提供用地。
呂澤強主講的“房子裡的秘密──解構20世紀澳門建築保育”,從聖保祿神學院在1835年發生的一場大火說起,談到“天主之母”教堂的重建計劃,延伸至議事亭前地、盧九花園建築的修復工程,及至上世紀90年代澳葡當局修建澳門博物館、龍環葡韻等,期望在過渡期透過建築延續葡萄牙人在東方的足跡。當中可見,澳門是亞洲其中一個較早開展遺產保護的城市,使澳門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巨輪下,較完整地保留歷史建築及街區,並造就成為現時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澳門歷史城區”。
爲配合“記憶沙龍”公開場活動,澳門基金會於7月21日至23日期間在澳門教科文中心展覽廳同步舉行“好書派送”活動,過百款早期出版的澳門圖書(內容涉獵文學、藝術、歷史、社會、經濟、法律等多個領域)供市民免費索取,鼓勵市民透過閱讀認識小城四方,活動反應熱烈,吸引數百市民到場,收獲滿載。
“記憶沙龍”活動將在本年8月至12月持續舉行,8月份將推出“和諧共生──近百年來澳門飲食文化史概觀”和“禪院女學──功德林與嶺南地區首家女子佛學院”兩個主題,分別由培正中學中華文化館館長鍾春暉博士和“澳門記憶”編輯部楊開荊博士主講,活動將於8月27日舉行,有興趣的市民可於8月15日至25日通過“澳門公共服務一戶通”手機應用程式或通過以下連結 https://activity.mo.gov.mo 進行報名,名額有限,先到先得。查詢可於辦公時間內致電87978565。
“澳門記憶”為澳門基金會創立的大型歷史文化資料庫,並透過旗下社交平台整選推送各項有關澳門的歷史文化資訊,如欲掌握更多“澳門記憶”的最新動態,除可瀏覽網站外,還可關注“澳門記憶”的Facebook專頁、微信訂閱號、Instagram及YouTube頻道 (ID:MacauMemoryFM),添加微信個人號為好友(ID:MacauMemoryExpress)或關注今日頭條賬號“澳門記憶MacauMem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