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医院评审认证标准(中国)》是国家首个获国际认证的医院评审标准,为落实《健康澳门蓝图》所订定的总体目标和指标,进一步优化全澳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卫生局日前举行国际医院评审认证标准(中国)启动会议,宣布卫生局仁伯爵综合医院、离岛医疗综合体北京协和医院澳门医学中心(下称“协和澳门医学中心")及镜湖医院正式启动参与《国际医院评审认证标准(中国)》认证的相关准备工作。是次启动会议邀请了社会文化司司长办公室主任林媛、卫生局局长罗奕龙、镜湖医院副院长李鹏斌、仁伯爵综合医院代院长戴华浩、协和澳门医学中心副院长级人员沈宁,以及各医院代表等逾140人出席,并由深圳市卫健医院评审评价研究中心(SHARC)主任李咏梅详细讲解认证标准。
罗奕龙局长在会议上致辞时表示,医院认证是提升医疗质量和保障病人安全的重要手段,深圳市卫健医院评审评价研究中心制定的《国际医院评审认证标准(中国)》已获国际医疗质量协会认证,成为国家首个获国际认证的医院评审标准。今年初,在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指导下,在社会文化司的大力支持下,特区政府积极推进认证工作,卫生局仁伯爵综合医院率先开展筹备,目标是争取在2026年内顺利通过认证,而协和澳门医学中心及镜湖医院亦将启动此认证程序。他指出,参与认证具三方面意义:一是依据国家制定的国际标准提升本澳居民就医的质量与安全;二是促进本澳与大湾区医疗机构同质化发展,推动本澳进一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三是凭藉本澳“一国两制”优势及与葡语系国家的紧密联系,助力国家医院评审认证标准不断走向世界,拓展医疗领域国际化工作。
随后,李咏梅主任详细介绍《国际医院评审认证标准(中国)》的背景与意义,深入讲解评审认证流程,并与与会者展开积极的互动交流,其专业分享为本澳医疗机构通过国际医院评审认证打下坚实基础。与会者认为李咏梅主任的介绍有助他们更深入理解评审认证和流程,并逐步将标准要求落实到日常临床与管理中。
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导下,深圳市卫健医院评审评价研究中心在总结国家医院评审评价实践工作的基础上,学习及借鉴其他国家先进经验,将国际评价实践精髓融入《国际医院评审认证标准(中国)》,成功取得国际医疗质量协会(ISQua)认可。该标准分为三章(医院功能与任务,患者安全、医疗服务与医疗质量及医院管理),共186款,每四年评审一次,强调持续改进。该标准充分融合中国医院评审评价经验,并与国际管理理念接轨,有质量安全精益化、风险管理全域化、职业安全体系化、人文关怀细致化、医患关系坦诚化的特点。自发布以来截至2025年,已有7家医院获得认证,覆盖内地以及香港特区等地,获广泛认可。
卫生局仁伯爵综合医院、协和澳门医学中心及镜湖医院参与此一认证,充份体现本澳医疗机构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致力追求高质量医疗服务的决心,助力实现特区政府建设“幸福澳门”的施政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