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局今(27)日接获1例猴痘(Mpox)病例通报,具体如下:
患者为29岁,男性,本澳居民。于8月23日出现发热、咽痛及腹泻等症状,曾到内地医院就医,8月26日晚上由内地返回本澳并到仁伯爵综合医院进一步诊治,经检测证实为猴痘阳性,属本澳自2023年起第3例猴痘病例(首两例病例于2023年确诊),患者目前病情稳定。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患者于潜伏期内曾在外游期间发生高风险性行为,否认在本澳及发病后有高风险性行为,也否认曾接触啮齿类和灵长类动物,列作输入性猴痘病例。患者未有接种猴痘疫苗。
猴痘是一种由猴痘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以往主要在非洲由猴传给人,但2022年5月起猴痘迅速在欧洲和北美等地传播,目前世界多个国家及地区已出现病例,并主要透过高风险性行为传播,尤其是男性与男性之间或多性伴侣之间的性行为;此外,猴痘病毒亦可透过直接接触患者的病变皮肤或黏膜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长时间近距离吸入患者呼吸道飞沫传播;以及接触受感染的啮齿类动物、猴和猿等灵长类动物传播。
患者在感染猴痘病毒约5至21天后,会出现发热、头痛、淋巴结肿、肌肉酸痛等早期症状,多数患者会同时或在之后的1至3天出现水痘样的皮疹,皮疹可出现在面部、四肢、手掌、脚掌、口腔咽喉黏膜、肛门、生殖器等地方,病征一般可于2至4周自行消失,自2022年以来全球非地方性流行区病例的病死率约为0.1%。
本澳自2023年9月14日起,高风险人士可透过卫生局辖下的卫生中心/卫生站预约进行暴露前预防接种,经医生评估为高风险的本澳居民可免费接种猴痘疫苗,而依法获准在澳逗留的非本澳居民,若被评估为高风险,则可付费接种;预约详情请联络住址所属的卫生中心/卫生站;另外,此疫苗接种服务暂不向旅客提供。
卫生局强调,参考世界卫生组织及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资料,一般人群感染猴痘风险低,没有进行大规模接种猴痘疫苗的必要,而属高风险人士,包括与猴痘怀疑或确诊病人有密切接触、具有高风险性行为、或因工作需要接触猴痘病人的医护及其他人员,可考虑接种。
卫生局呼吁居民应注意以下事项:
1、注意安全性行为,避免进行随意或多性伴侣等高风险性行为;
2、避免接触怀疑感染猴痘病毒的人士/动物或受污染的物品;
3、若出现猴痘症状时,应尽快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接触史,同时避免性行为或与他人密切接触;
4、18岁或以上的高风险人士(包括男男性行为者)可考虑接种猴痘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