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局今日(8月9日)证实1例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病例,呼吁居民注意防范。
患者为39岁女性,本澳居民,家庭主妇,居住于石排湾区。患者于6月27日至8月4日与家人到泰国布吉旅游,回澳后于8月5日晚出现发热、头痛及肌肉痛等症状,当时没有就医,8月8日出现全身皮疹到海洋花园卫生中心就诊,今日经公共卫生化验所检测证实为基孔肯雅热。根据疫区旅游史及出现症状的时间,列为基孔肯雅热输入性病例。患者现已退热,情况一般,在家中休息。患者同住家人没有出现类似的症状。卫生局将派员到患者家居区域进行灭蚊,并呼吁邻近居民配合,一同采取灭蚊防蚊措施。此为本澳有记录以来第4例输入病例报告,第1和第2例发生于2013年,第3例于本年8月1日接获。
基孔肯雅热(Chikungunya fever) 又称屈弓病,是一种通过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传播的病毒性疾病。基孔肯雅热临床表现及传播方式和登革热类似,通常并不致命,但关节痛可严重到影响病人的活动并持续数周至数月。
基孔肯雅热预防控制方法亦和登革热类似。为预防基孔肯雅热,卫生局呼吁居民注意清除家居内外的积水,杜绝蚊孳生;到多蚊的地方活动时,应使用驱蚊剂,防止被蚊叮咬。前往东南亚地区本病流行的地区旅行时,宜穿长袖衫裤,在有空调或有防蚊装置的地方住宿,外出时在暴露部位涂上驱蚊剂。如出现发热等症状,应尽快就医。卫生局亦呼吁所有医生留意疑似基孔肯雅热病人,如有怀疑,应及时作出申报和检测。卫生局公共卫生化验所已可为所有医疗机构提供基孔肯雅热检测。居民如有疑问,可致电卫生局传染病热线28700800或浏览卫生局传染病网页http://www.ssm.gov.mo/cs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