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區重整諮詢委員會正積極有序地推動本澳的舊區重整工作,在致力完善法律體系制訂的同時,亦參考鄰近地區經驗,率先走入社區,在祐漢設立首個臨時辦事處,透過社工上門探訪,舉辦不同類型諮詢活動等,推廣舊區重整的資訊、開展社區關懷及輔導服務,從中協助規劃部門及早了解區內民情、聽取民意,以便未來重建工作的順利開展。
在法律先行的前提下,經多方努力的《舊區重整法律制度》草案已於2008年進入立法程序,在其三項配套之行政法規中,舊區重整諮詢委員會已完成《甄選企業以推動舊區重建工程的公開競投制度》行政法規及《舊區重整資助基金》行政法規之討論,政府跨部門工作小組正根據各政府部門及委員會之意見作深化修改,委員會亦預計在今年內完成《舊區重整法律制度施行細則》行政法規之討論。
駐點社工家訪搭建溝通橋樑與此同時,為使居民能透過更直接的渠道取得舊區重整的資訊及反映意見,舊區重整諮詢委員會在借鑑鄰近地區的經驗後,以走入社區作為重建工作的第一步,於黑沙環長壽大馬路及祐漢新村第八街交界處設立祐漢臨時辦事處,該處佔地不足600平方米,分作舊區重整諮詢委員會祐漢臨時辦事處、駐點社工辦公點,目前均已正式投入使用,而按照原定規劃,辦事處後方的順利樓的D、F座,經拆卸後將闢作約1100平方米的臨時綠化休憩區,以供居民使用,增加區內綠化設施及美化區內環境。
展望未來,舊區重整諮詢委員會祐漢臨時辦事處將以諮詢、宣傳、社區參與及提供服務支援為主要工作方向,以座談會、工作坊等不同形式,就舊區重整四個模式、政策措施及一些焦點議題諮詢居民意見,委員會亦參考了本地社工界人士意見,在辦事處引入社工服務,現正有序地派出社工逐家逐戶探訪祐漢新村七棟樓群逾2500戶居民,並已完成萬壽樓200住戶的家訪工作,委員會期望透過社工家訪,從中收集數據資料,了解區內人口年齡層、生活條件、居住環境質素的變化,並協助部分有需要之居民轉介至其他有關部門跟進。
透過駐點辦事處,委員會希望將舊區重整,以至日後祐漢區規劃等工作帶入社區,提高居民參與社區規劃的積極性,加強居民對未來社區發展的認知,從中拉近和舊區居民的距離,建立官民之間直接溝通的互動橋樑。
附件一、
《舊區重整法律制度》草案及其配套法規工作進度
法律法規
進度
《舊區重整法律制度》草案
委員會已完成討論,於 2008 年 12 月進入立法程序。
《甄選企業以推動舊區重建工程的公開競投制度》行政法規
委員會已分別於今年第二、三季完成討論,政府跨部門工作小組正根據委員會意見法規進行修改。
《舊區重整資助基金》行政法規
《舊區重整法律制度施行細則》行政法規
委員會進行討論,預計今年內完成。
附件二、
舊區重整諮詢委員會祐漢臨時辦事處計劃書( 2010 年至 2011 年)
主題
目的
內容
備註
家訪
主動走入社區,透過社工家 訪,和居民搭建良好溝通橋樑,了解社區情況, 掌握居民訴求。
• 逐家逐戶探訪祐漢新村七棟樓群逾 2500 戶居民。
• 已完成萬壽樓 200 住戶的家訪工作。
• 有序對其他樓群展開家訪。
諮詢
掌握祐漢區居民對舊區重整的意見
以座談會、工作坊等不同形式,就舊區重整一些焦點議 題,諮詢居民意見。
諮詢、宣傳工作對象包括祐漢區以外居民。
宣傳
讓居民了解舊區重整。
透過座談會、話劇演出等形式,宣傳舊區重整四個模式及政府相關工作。
社區參與
鼓勵居民參與社區規劃。
透過工作坊、焦點討論等不同形式,提高居民參與社區規劃的積極性,規劃部門也從中掌握居民對社區的訴 求,以便展開相關研究 。
其他服務
協助市民提供適切的服務,關心市民需要。
對有需要的市民提供適切的輔導、轉介等服務,以及為區內居民提供社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