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特區政府第二次土地批給公開旁聽會27日舉行

土地工務局
2009-03-27 17:49
未能播放Youtube視頻

特區政府第二次的“土地批給公開旁聽會”(下簡稱“旁聽會”)於今日(27日)舉行,有兩幅土地的發展利用計劃供作公開旁聽,該兩項規劃方案分別是“南灣湖C區及D區重整規劃方案”以及“氹仔濠景花園總規劃優化計劃”。

繼去年11月舉行第一次的“土地批給公開旁聽會”後,特區政府於今天(周五)舉行2009年度第一次旁聽會。 出席今日土地批給公開旁聽會議的人員有土地工務運輸局長兼土地發展諮詢小組協調員賈利安、其他土地發展諮詢小組成員還有文化局代表陳澤成,環境委員會執行委員會代表黃蔓葒,專業人士梁文耀、石立炘和黃如楷,以及土地委員會委員包括地圖繪製暨地籍局代局長張紹基、土地工務運輸局法律廳廳長潘德玲、土地管理廳廳長李框祺以及城市建設廳廳長陳榮喜等。

是次公開旁聽的土地發展利用計劃有兩個,分別是“南灣湖C區及D區重整規劃方案”以及“氹仔濠景花園總規劃優化計劃”。南灣湖C區位於南灣湖與西灣湖之間地塊,南灣湖D區位於介乎嘉樂庇大橋與旅遊塔氹仔方向(南邊)之間的地塊,總範圍約35萬平方米。另一個發展項目為氹仔新城市中心BT 2/3地段,位於廣東大馬路與米尼奥街之間地塊,面積約2萬3千多平方米。由原來的三星級酒店用途更改為住宅用途,並將設置在該地段的社會設施遷移至BT 35地段內。

由於該兩個修改方案涉及土地面積大且方案內容有較大的調整,同時亦屬於社會較關注的發展項目,因此,特區政府希望在審批分析前將此兩個重大土地項目的規劃方案公開旁聽,藉此增加土地批給訊息的透明度。

政府於2008年11月推出了“土地批給公開旁聽制度”,並會按照申請個案數量將不定期舉行公開旁聽會。有關制度產生背景是基於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社會各方利益趨於多元化、複雜化,除要兼顧本地投資外,還要考慮越來越多外來投資者進入本地市場。但城市規劃和土地批給涉及多方面的社會及專業因素,有必要增加透明度,因此,特區政府透過設立“旁聽制度”讓公衆得悉土地批給的過程,以便更好地回應社會對政務公開的訴求。

有關制度主要負責就新批給、交換、以及更改已批土地利用的申請個案進行公開的旁聽會。 旁聽會議的舉行可讓公眾在土地申請審批流程的早期階段起,能對一些重大的土地發展項目有及時和深入的了解,並提出意見和建議。政府審批部門會綜合公眾意見作為參考,並按法定程序進行各種專業技術分析後,再決定有關規劃方案是否獲批。

在有關制度中,申請人出席旁聽會議屬被邀請性質,倘申請人缺席會議,其方案仍會被公開,審批程序亦會如常依法進行;而申請人會失去向公眾推介其方案的機會。其在介紹基本構思和申請理據時,要提交一些申請人認為有助其介紹個案的資料,如平面圖、立面圖、效果圖,以及其他資料或有需要的補充資料,如環評報告,對社會貢獻的解釋等。至於更深入和更具體的資料是否披露,則由發展商和申請人自行決定。為有助審批,發展商可向外披露整個計劃的資料。


訂閱新聞局Telegram政府新聞頻道:https://t.me/macaogcs,即時接收最新消息。
訂閱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微信訂閱號:澳門政府資訊 澳門政府資訊
微信訂閱號:澳門特區發佈 澳門特區發佈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已複製連結
跳到頁面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