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一連四場「帳目審計講解會」昨日結束(審計署新聞稿)

審計署
2001-05-26 21:32
未能播放Youtube視頻

一連四場「帳目審計講解會」昨(廿五)日結束,審計署認為透過審計人員與負責公共財帳的公務員直接溝通,澄清處理公共帳目程序的疑點,並期望公務員肩負謹慎理財的責任,提高管理公共帳目的效益、效率。

該講解會由審計署與行政暨公職局合辦,首次以全澳公務員為對象。

在講解會中,審計署人員多次強調,負責管理公共帳目的公務員必須嚴守相關財務法例,並向他們提倡審慎理財概念,以達到符合低風險高透明度的公共理財原則。

此外,透過今次講解會,審計署人員也介紹了專項審計工作。該專項審計工作包括"開支預算的執行監管"(不包括常設基金)、"現金收取的管理" 兩個專項審計,審計署分析各公共部門處理財務工作的程序,並研究內部監管是否合法和有效率,再作出相應之建議,令政府部門更有效地符合法例之要求。

在講解會上,審計署五名審計人員包括首席審計師梁紅虹、高展鵬及其他審計人員回應了與會者的提問,就處理公共財帳方面,如何按照法例規定,完善有關步驟。

他們指出,特區政府審計工作是一項嶄新事物,審計署職責是監督政府資源是否得以善用。審計署期望所有公務員都要有審慎理財的責任,謹慎用錢,將公帑創造更大的社會價值,提高社會效益。

審計署認為,只有高度發揮審計功能,才不會令到特區政府公共資源遭到浪費。

至於帳目審計的工作,首席審計師強調不是教大家"造好一盤數",而是鼓勵公共財務的管理人員要依法辦事,做好預留撥款,落實開支等等,方符合帳目審計的要求,達到政府帳目的真實性、合法性、準確性、完整性和適時性。

在四日的講解會中,與會者關注的問題,包括運用常設基金中的現金購物程序、經常購買資產或勞務時須進行書面諮詢、如何在依法處理預算的執行、開支的落實、又同時兼顧行政效益、效率等問題;與會者又提出預算執行上,基於個別部門的特殊性,很難制定準確的預算,以致出現最初預算執行偏高或偏低,對於上述管理公共帳目出現操作性的困難,審計人員十分理解,但重申公務員必須依法制定有效的預算計劃,盡量確保符合高透明度的嚴緊理財原則。

另外,與會者也關注員工超時補償的追認、司庫活動、自治機構中的經濟分類中缺乏已徵收的項目、預留撥款的重要性等。審計署人員回應時再三強調,根據法例緊急情況下公共部門可以運用四十八小時內追認超時補償,但不鼓勵經常濫用此追認程序,各部門應設立有效的預留撥款來解決有關問題。

該四場講解會由本月廿二至廿五日在審計署舉行,反應熱烈,來自65個政府部門共約170人分別參加了四場的講解會,會上透過互動形式,由主講的審計人員回答涉及公共財帳的問題。


訂閱新聞局Telegram政府新聞頻道:https://t.me/macaogcs,即時接收最新消息。
訂閱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微信訂閱號:澳門政府資訊 澳門政府資訊
微信訂閱號:澳門特區發佈 澳門特區發佈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已複製連結
跳到頁面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