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澳于10月11日接连录得两例基孔肯雅热本地感染病例,卫生局依据病例在澳活动地点及逗留时间,划定风险区域,并基于风险评估开展针对性灭蚊工作。因应病例居住地点及相关风险区域的环境较复杂,例如堆满物品等,故对这些区域实施热雾化学灭蚊。该方法具良好穿透与扩散性能,可提升灭蚊效率及效果。要留意的是,当工作人员进行热雾化学灭蚊时会产生较多烟雾,应避免进入相关区域,以免吸入过量烟雾引起不适,但此类烟雾对人体健康无重大影响,呼吁居民无须担忧。
此外,为预防基孔肯雅热及登革热出现大规模传播,卫生局已推行多项蚊媒控制措施,并将分阶段加强相关工作。自4月起,已对全澳约140个蚊患黑点加强灭蚊;7月起更依据风险评估,将部分区域灭蚊频次提升至每月3至4次;并加强对空置及在建地盘、酒店、花店、庙宇、大厦公共区域等高风险场所的巡查。与此同时,亦积极推动社区灭蚊能力建设,透过“健康社区、健康企业、健康校园”计划,联同教育及青年发展局、社会工作局、保安部队、社团机构及物业管理商会等合作,协助其建立自主灭蚊机制,以便需要时配合特区政府开展区域性或全澳性灭蚊行动。
基孔肯雅热及登革热均可通过白纹伊蚊叮咬人传播,白纹伊蚊偏好于细小、清洁、静止的积水孳生,居民应加强清除工作地点和家居的积水,杜绝蚊虫孳生。卫生局会持续密切留意本澳及邻近地区登革热及基孔肯雅热流行的情况,作出适切预防措施,并呼吁居民做好“防蚊三招”共同防控相关蚊传播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