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本澳进入台风多发季节,市政署积极推进防灾减灾工作,针对台风或风暴潮后可能出现的垃圾等环境卫生问题,制定多项预防措施及应急预案。同时,市政署走访位处低洼地区的坊会团体,建立联动机制,着力提升社区灾后复原能力,减低台风或风暴潮对居民生活带来的影响。
拜访地区团体 提供清洁物资
于4月下旬,市政署先后拜访北区及南区低洼地区的多个坊会团体,向代表讲解风季期间环境卫生的重点工作,并透过相关联络机制,及早了解居民对环境卫生的意见及需求。同时,市政署向坊会团体提供清洁物资,使其具备条件在台风或风暴潮过后,或出现紧急情况时,能快速及时地展开清理工作。出席团体包括:街总北区办事处、台山坊会、筷子基坊会、青洲坊会、街总南区办事处、新马路坊会、两海坊会、下环坊会及炉石塘坊会。
制定应急机制 部署垃圾清运工作
为应对台风或风暴潮可能带来的环境卫生问题,市政署制定了防灾减灾应变计划,并与澳门清洁专营有限公司紧密协调。在八号风球悬挂前,将加紧清理市面垃圾,减少风球期间垃圾散落的风险。台风过后,市政署将迅速评估市面环境卫生状况,如情况严重,将启动应急措施,包括在低洼地区设置六十个临时垃圾收集点及大型环保斗,以及组织救灾支援队伍前往受影响地区协助垃圾清运工作。
市政署呼吁市民积极配合垃圾清运措施,尤其在台风或风暴潮过后,遵守垃圾分类及弃置指引。在八号风球悬挂前,建议市民将垃圾暂留家中,待风球除下后再弃置,并优先处理容易腐烂的生活垃圾。非生活垃圾可待垃圾清运高峰过后再行处理。同时,市民应确保垃圾妥善包好并弃置于合适的垃圾收集设施内,做到“垃圾不落地”,以提升垃圾清运工作的效率。
多渠道宣传 提高市民环卫知识
为加强市民对垃圾正确处理的认识,市政署持续透过多种线上线下宣传渠道进行宣导,包括播放宣传片及声带、在各社区张贴海报、于公共交通工具上投放广告等。市民亦可浏览市政署环境资讯网(https://www.iam.gov.mo/macaohygiene)了解更多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