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论坛圆满闭幕 下届贵州接棒举办
澳门基金会
2024-06-27 18:03
  • 澳门文化界联合总理事长李自松致闭幕辞

  • 贵州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徐锡广致邀请辞

  • 聊城大学曲艺艺术研究所所长贾振鑫作总结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副院长陈永华作总结

  • 中山大学博士徐畅

  • 台湾戏曲学院演出统筹及编导杨益全作总结

  • 第15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论坛闭幕现场

未能播放Youtube视频

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澳门基金会、澳门文化界联合总会主办的第15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论坛已于6月27日在澳门科学馆会议中心圆满闭幕。论坛共约150位专家学者和艺术家齐聚一堂,围绕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中华美学精神、当代艺术实践等议题进行探讨。四场小组讨论、论坛小结及闭幕式于27日上午举行,由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副主任杨晓雪主持,并分别由聊城大学曲艺艺术研究所所长贾振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副院长陈永华、中山大学博士徐畅及台湾戏曲学院演出统筹及编导杨益全进行总结;澳门文化界联合总会理事长李自松致闭幕辞;贵州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徐锡广代表下届论坛主办城市致辞。

贾振鑫总结时称,本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论坛的成功举办,一定会对中华文化的发展传承与国际传播形成新的赋能,极大推动中华文化文明形态的建立、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各艺术门类及文化样式应充分认识各自本体规律,发挥各自优势,对中华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党和国家政策指导下进行有效传播。陈永华总结时称,中华文化传承发展与国际传播,分别有五个要点:一是培养国民审美观、二是培养青少年的文化修养、三是一体多元、四是媒体传播的帮助及挑战、五是科技带来的机遇及挑战。他认为困难越多、机会越大。向国际传播的努力最后必会变成国际向中国叩门,中国文化遍海外。徐畅总结时称,论坛嘉宾从专业角度和思想维度进行讨论,在理论层面基于文化多样性、传统与现代进行探讨,在实操层面指出应整合多方渠道促进文化传播,来自不同地域的嘉宾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行了交流和碰撞,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研究添砖加瓦。杨益全总结时称,针对中华文化的教育如何普及与创新再造,做到薪火相传的教育目标。就传播的重要性透过戏剧的当代性、传统性、实验性与探索性,从自我内心出发去理解经典创作当下让人感受到温度的作品。AI的工具善用得当可具象化中华文化的魅力,让更多人看到我们的文化瑰宝。

李自松致闭幕辞时称,本届论坛的主题是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国际传播,和澳门的城市气质天然的匹配。澳门,是一座融合了中西方文化精髓的城市,古今同在,中西荟萃。澳门的文化既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又展现出开放包容的多元气息。可以说,澳门本身就是中华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样本城市之一。在这样丰富的历史和多元的文化背景中,论坛聚焦探讨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国际传播,同时感受澳门本身作为一个文化传承和发展的生动案例,具有特别意义。明年,论坛将移师贵州举办,贵州文化拥有多元的民族性,独特的地域性、充满了魅力和活力,相信将为论坛的发扬光大提供更好的平台。

徐锡广代表下届论坛主办城市致辞,他表示中华文化是中华儿女共同的魂,深化人文交流互鉴,研究探索中华文化在新时代的发展规律,持续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建设中华儿女共有的精神家园,是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文化艺术界共同的庄严使命。当前,贵州省正在大力实施红色文化、阳明文化、民族文化和屯堡文化等“四大文化工程”,奋力打造习近平文化思想生动实践地,加快建设多彩贵州文化强省。感谢中国文联同意将贵州作为下一届文艺论坛的举办地,为贵州打开一扇文艺理论和文化学术交流的窗户。

论坛结束后,主办单位安排与会嘉宾进行文化参访活动以及观赏由澳门中华文化联谊会、澳门文化界联合总会主办的“濠江之春”专场文艺晚会。“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论坛”自2009年起在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多个城市轮办,澳门基金会每年均组织澳门代表参与。下一届的论坛拟定于2025年在贵州举行。

订阅新闻局Telegram政府新闻频道:https://t.me/macaogcs,即时接收最新消息。

订阅新闻局Telegram政府新闻频道:https://t.me/macaogcs,即时接收最新消息。
订阅频道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Facebook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Facebook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官方微信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官方微信
澳门政府资讯
澳门特区发布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政府新闻频道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政府新闻频道
已复制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