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本澳猩红热近期转趋活跃 卫生局呼吁防范

卫生局
2019-12-18 18:31
未能播放Youtube视频

本澳猩红热近期转趋活跃,卫生局呼吁家长、教育机构及托儿所警惕猩红热。根据卫生局强制申报传染病监测资料显示,猩红热近一月呈持续上升趋势,平均每周约28名病例,较10月份每周平均约10名病例和去年同期的每周平均13名病例高;截至12月17日,本澳今年共录得猩红热病例数470例,虽较去年同期总数627例低,但就11月中下旬至今录得病例数,则较去年同期明显增加。男女比例为1.5比1,年龄介乎2个月龄至57岁之间,以2至8岁居多,占总数百分之九十二。

今年至今本澳共有31例猩红热病例须住院治疗,均已痊愈出院,没有录得严重及死亡病例,2019年12月初录得1宗猩红热群集性事件,事件涉及小学二年级一班共6名学生发病,病情普通,均已康复。

猩红热是由A群β-溶血性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一般为1至3天,传染途径主要是接触到病患口腔、鼻咽分泌物以及飞沫感染,病人一旦受到感染,在发病前后均具有相当高的传播能力。此病全年可发病,但以冬春为高峰,主要多见于2至8岁儿童;主要征状为发热、咽喉痛、草莓样舌及皮疹,皮疹常出现于颈、胸、腋窝、手肘、腹股沟及大腿内侧面;典型的皮疹不出现于脸部,患处皮肤粗糙如沙纸,疹退后皮肤出现脱屑或片状脱皮;服用合适的抗生素可有效治疗,如没有适当治疗,可并发中耳炎、风湿热、肾病、肺炎、淋巴结炎、关节炎等。

猩红热并无预防疫苗,学生、家长、教育机构及托儿所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减低感染机会:

个人卫生

  1. 经常洗手以保持双手清洁,特别在接触眼、鼻及口前应洗手或用酒精抹手液抹手;
  2. 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纸巾遮掩口鼻,使用后须妥善弃置;没有纸巾时应用肘部掩着口鼻,而不应用手掌掩着口鼻;
  3. 不要与他人共用毛巾;
  4. 处理被分泌物或排泄物污染的物品或地方时应戴上手套;
  5. 经常运动,保持适当休息与均衡营养,避免吸烟及前往人多挤迫的地方;
  6. 应避免与患有猩红热症状的病人作近距离接触;
  7. 若有发烧、咳嗽等症狀,应戴上口罩并尽快就诊;
  8. 若出现猩红热症状,应留在家中休息,切勿上班或上学。

环境卫生

  1. 保持室内环境整洁干爽,空气流通;
  2. 每日至少一次清洁消毒用过的玩具、家俱、地面以及手经常接触的地方;
  3. 被分泌物或排泄物污染的物品或地方应立即作适当消毒处理;
  4. 确保洗手间有皂液、一次性抹手纸或干手机供使用。

教育机构及托儿所发现群集性感染个案时,应立即通知卫生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教青局或社工局。


订阅新闻局Telegram政府新闻频道:https://t.me/macaogcs,即时接收最新消息。
订阅频道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Facebook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Facebook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官方微信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官方微信
微信订阅号:澳门政府信息 澳门政府资讯
微信订阅号:澳门特区发布 澳门特区发布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政府新闻频道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政府新闻频道
已复制连结
跳转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