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澳門癌症登記年報2023 》已出版 衛生局呼籲符合條件者應儘早參與癌症篩查

衛生局
2025-10-08 21:05
  • 衛生局舉行《澳門癌症登記年報2023 》新聞發佈會

  • 羅奕龍局長於新聞發佈會上發言

  • 梁亦好主任介紹本澳癌症總體情況及趨勢

  • 曹美芳主任介紹子宮頸癌及乳腺癌篩查計劃的工作成效

  • 彭向紅代主任介紹澳門腫瘤治療的現狀

  • 李秀君醫生介紹大腸癌及肺癌篩查計劃的工作成效

未能播放Youtube視頻

衛生局今(8)日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澳門癌症登記年報2023 》主要內容、本澳癌症總體情況及趨勢、子宮頸癌、大腸癌、乳腺癌和肺癌篩查計劃的工作成效、本澳腫瘤治療的現狀等。衛生局局長羅奕龍、疾病預防及控制中心主任梁亦好 、黑沙環衛生中心主任曹美芳、仁伯爵綜合醫院腫瘤科代主任彭向紅 、社區醫療家庭醫學主治醫生李秀君出席了新聞發佈會。

羅奕龍局長於發佈會上表示,癌症自本世紀起成為澳門居民的“頭號殺手",一直高居10大死因之首,對居民健康構成重大威脅。為此,特區政府高度重視癌症防治工作,持續加大資源投放,不斷優化服務體系,落實癌症三級預防策略。為全面對接和積極落實《“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特區政府亦將主要癌症防治納入《健康澳門藍圖》於2030年達至的目標和指標,期望透過優化醫療服務、動員社區參與、促進健康行為三個行動策略,與社區和居民攜手共創“幸福澳門"。

他指出,衛生局自2002年建立澳門癌症登記系統並每年發佈《澳門癌症登記年報》,透過持續監測與分析,逐步完善癌症監測體系,為檢視癌症防治成效、規劃未來政策提供重要依據。《澳門癌症登記年報2023》數據顯示,2023年本澳每10萬人口全部癌症的年齡標準化發病率是238,標準化死亡率是85。在此癌症監測體系的基礎上,衛生局一直秉持“預防優先 妥善醫療"的宗旨,科學地推動癌症“早預防、早發現、早診治"三方面的工作,並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澳整體癌症死亡率呈下降趨勢,癌症5年相對生存率由10年前59%上升至62%,位於世界前列水平。特區政府對癌症防控工作的重視,分別從早預防、早發現到早診治三個層面體現出來,覆蓋了癌症防控全過程,具體如下:

  1. 在早期預防方面,特區政府透過多渠道向居民推廣防癌知識,教導居民實踐健康生活方式,預防癌症的發生。例如今年首三季度推行“健康社區"計劃,透過跨部門協作,聯動社團機構力量,共同走進社區、走近居民,舉行了超過一百場的“健康社區諮詢站”、“健康社區快閃站”等推廣活動,面對面地向超過8萬人次的居民進行健康生活方式的宣傳教育;另一方面,積極推動癌症預防相關疫苗的接種工作,包括乙型肝炎疫苗及人類乳頭狀瘤病毒(HPV)疫苗等並致力維持高接種率。近3年來,1歲以下幼兒的乙型肝炎疫苗第三劑接種率超過97%,15歲前完成兩劑子宮頸癌疫苗接種的女童比率亦逾90%。
  2. 在早期發現方面,持續開展子宮頸癌、大腸癌、乳腺癌和肺癌的篩查服務:子宮頸癌篩查已推行近40年,期間拓展至非政府醫療機構、增加非辦公時間服務,以及於“一戶通”增加提示功能,逐步提升服務便利性及擴大覆蓋面,再配合預防子宮頸癌疫苗接種計劃,使近10年澳門子宮頸癌的發病和死亡均顯著下降達30%。目前有66%澳門女性居民,在35歲之前有參加過篩查,但超過一半女性居民沒有定期篩查的習慣。大腸癌篩查計劃於今年7月起將參與年齡由55歲下調至50歲,結合篩查流程優化、“一戶通”推送提示,以及醫護人員主動安排等,篩查覆蓋率大幅提升,現時每月參與大腸癌篩查人數較今年年初大幅增加接近5倍;乳腺癌篩查方面,透過風險評估問卷,有序安排高風險女性進行乳腺X光攝影;肺癌篩查則在衛生中心的戒煙門診安排高風險人士進行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檢查(LDCT)。
  3. 在早期診治方面,特區政府持續優化醫療資源配置,通過仁伯爵綜合醫院、協和澳門醫學中心和鏡湖醫院的協作,不斷引進國際先進的治療技術,為居民提供免費的綜合治療,包括手術、放療、化療、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等,並注重對癌症病人的全面照顧和支援,例如衛生局的癌症病人資源中心、鏡湖醫院的康寧中心等。本澳癌症病人的生存期不斷延長,生活質量明顯提升。

展望未來,澳門癌症防治工作亦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一方面,要為人口老齡化、居民生活方式改變而造成的癌症發病率上升做好準備;另一方面,要持續優化醫療服務體系,例如:增加設施設備和治療技術的投入,做好人才培養和社區賦能,加強與社團和機構合作,落實資源下沉至社區,擴大篩查服務的覆蓋面和便利性,推動未參與的居民定期進行篩查,全面推動癌症防治水平不斷提升。

梁亦好主任則介紹了本澳癌症總體情況及趨勢,2023年癌症新發病個案為2,445例,死亡個案為874例,發病前3位癌症為肺癌、乳腺癌、大腸癌,死亡前3位為肺癌、大腸癌、肝癌,男性發病率和死亡率均高於女性。與10年前相比,本澳癌症標準化發病率緩步上升,與國際及鄰近地區一致; 癌症標準化死亡率下降近18%,當中大腸癌死亡率下降18%,子宮頸癌死亡率下降29%,反映預防、篩查與治療的綜合成效,體現了公共衛生措施與臨床醫療協作的成果。

在發佈會上,曹美芳主任、彭向紅代主任 、李秀君醫生亦分別介紹了子宮頸癌、大腸癌、乳腺癌和肺癌篩查計劃工作的成效,以及本澳腫瘤治療的現狀等。如欲查閱《澳門癌症登記年報2023》詳細內容,可瀏覽衛生局網頁https://www.ssm.gov.mo/docs/33802/33802_e8e747a2533545bfa8970280b3f29034_000.pdf。


訂閱新聞局Telegram政府新聞頻道:https://t.me/macaogcs,即時接收最新消息。
訂閱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微信訂閱號:澳門政府資訊 澳門政府資訊
微信訂閱號:澳門特區發佈 澳門特區發佈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已複製連結
跳到頁面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