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局今(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澳门癌症登记年报2023 》主要内容、本澳癌症总体情况及趋势、子宫颈癌、大肠癌、乳腺癌和肺癌筛查计划的工作成效、本澳肿瘤治疗的现状等。卫生局局长罗奕龙、疾病预防及控制中心主任梁亦好 、黑沙环卫生中心主任曹美芳、仁伯爵综合医院肿瘤科代主任彭向红 、社区医疗家庭医学主治医生李秀君出席了新闻发布会。
罗奕龙局长于发布会上表示,癌症自本世纪起成为澳门居民的“头号杀手",一直高居10大死因之首,对居民健康构成重大威胁。为此,特区政府高度重视癌症防治工作,持续加大资源投放,不断优化服务体系,落实癌症三级预防策略。为全面对接和积极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特区政府亦将主要癌症防治纳入《健康澳门蓝图》于2030年达至的目标和指标,期望透过优化医疗服务、动员社区参与、促进健康行为三个行动策略,与社区和居民携手共创“幸福澳门"。
他指出,卫生局自2002年建立澳门癌症登记系统并每年发布《澳门癌症登记年报》,透过持续监测与分析,逐步完善癌症监测体系,为检视癌症防治成效、规划未来政策提供重要依据。《澳门癌症登记年报2023》数据显示,2023年本澳每10万人口全部癌症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是238,标准化死亡率是85。在此癌症监测体系的基础上,卫生局一直秉持“预防优先 妥善医疗"的宗旨,科学地推动癌症“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治"三方面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澳整体癌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癌症5年相对生存率由10年前59%上升至62%,位于世界前列水平。特区政府对癌症防控工作的重视,分别从早预防、早发现到早诊治三个层面体现出来,覆盖了癌症防控全过程,具体如下:
展望未来,澳门癌症防治工作亦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要为人口老龄化、居民生活方式改变而造成的癌症发病率上升做好准备;另一方面,要持续优化医疗服务体系,例如:增加设施设备和治疗技术的投入,做好人才培养和社区赋能,加强与社团和机构合作,落实资源下沉至社区,扩大筛查服务的覆盖面和便利性,推动未参与的居民定期进行筛查,全面推动癌症防治水平不断提升。
梁亦好主任则介绍了本澳癌症总体情况及趋势,2023年癌症新发病个案为2,445例,死亡个案为874例,发病前3位癌症为肺癌、乳腺癌、大肠癌,死亡前3位为肺癌、大肠癌、肝癌,男性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女性。与10年前相比,本澳癌症标准化发病率缓步上升,与国际及邻近地区一致; 癌症标准化死亡率下降近18%,当中大肠癌死亡率下降18%,子宫颈癌死亡率下降29%,反映预防、筛查与治疗的综合成效,体现了公共卫生措施与临床医疗协作的成果。
在发布会上,曹美芳主任、彭向红代主任 、李秀君医生亦分别介绍了子宫颈癌、大肠癌、乳腺癌和肺癌筛查计划工作的成效,以及本澳肿瘤治疗的现状等。如欲查阅《澳门癌症登记年报2023》详细内容,可浏览卫生局网页https://www.ssm.gov.mo/docs/33802/33802_e8e747a2533545bfa8970280b3f29034_000.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