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推廣本澳藥物不良反應及藥物質量問題通報文化,強化藥物全生命周期管理,藥物監督管理局於本年5月至8月期間到本澳5間醫院舉辦了7場藥物不良反應及藥物質量問題通報制度宣講會,合共逾440名醫療人員參與。
推廣通報文化 強化藥物安全監測
藥物不良反應及藥物質量問題通報制度是藥物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有效運行有賴良好的通報文化和醫療人員的積極參與。醫療人員主動通報在患者用藥期間發現的藥物不良反應及藥物質量問題,有助藥監局及早識別藥物潛在的安全性風險,並採取相應的風險管控措施,保障公眾的用藥安全。
藥監局網站設有藥物不良反應及藥物質量問題通報系統,並於本年4月在“一戶通”平台上增設有關服務項目,讓本澳15類醫療人員可透過使用個人“一戶通”帳號於藥監局網站或在“一戶通”平台上登入系統,以便捷及簡易的操作程序進行通報。
在宣講會中,藥監局代表向醫生、藥劑師及相關醫療人員說明藥物不良反應及藥物質量問題通報制度設立的目的和重要性,並介紹了上市後藥物安全監測機制,包括藥物風險信息收集、風險信號偵測與評估,以及風險管控措施等。此外,藥監局代表亦即場演示藥監局網站及“一戶通”平台上通報系統的操作流程,並講解相關注意事項。
在問答環節上,參會者分別就藥物不良反應的通報要求、通報時間和系統操作等方面提問,藥監局代表即場逐一解答,並與參會者深入交流。有參會者表示,宣講會讓醫療人員進一步了解有關通報的要求和操作,通報系統的便捷性也有助醫療人員迅速作出通報。
出席宣講會的藥監局人員包括監測廳秦杏儀廳長、李海天藥劑師及黎智昌藥劑師;醫療人員分別來自衛生局仁伯爵綜合醫院、離島醫療綜合體北京協和醫院澳門醫學中心、鏡湖醫院、澳門科大醫院及澳門銀葵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