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教育及青年發展局統計資料顯示,2021/2022學年全澳高等院校共有10所,非高等教育學校(正規及回歸教育)共有77所120個校部,屬正規教育的112個校部中,共有107個校部納入免費教育學校系統,校部覆蓋率為95.5%,受惠學生人數約為7萬5千人。教青局將按照特區政府施政方針,以及《澳門高等教育中長期發展綱要(2021-2030)》、《非高等教育中長期規劃(2021-2030)》、《澳門青年政策(2021-2030)》的發展方向開展各項工作,促進澳門高等教育、非高等教育及青年的發展,為澳門培養更多優秀人才。
營造校園安全,嚴守防疫抗疫
參照去年經驗,教青局已向院校及學校收集新學年開課的安排預案,尤其是衛生防疫措施、群聚管理、維持課程教學正常運作,以及因應疫情變化在教學安排和學生管理方面的應變方案或特別措施等方面的最新情況,並制定了“本澳高等院校2021/2022學年開課適用指引”及“學校運作指南 (2021/2022學年) ”,供院校及學校執行教學和學生管理等工作時作參考。
鑑於8月上旬澳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風險存在的不確定性,為保障教職員及學生的健康及安全,教青局將透過會議與院校及學校緊密溝通新學年的工作,尤其上課及防疫安排等,並建議取消或暫緩近期之聚集性活動及外出交流活動,減少病毒傳播的風險。隨著特區政府將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適用年齡下調至年滿12歲人士,教青局將配合衛生部門的安排,加強對家長、教職員和學生的宣傳工作,鼓勵適齡和符合條件的學生和教職人員儘早接種疫苗,共同建立社區免疫屏障,阻斷疾病傳播,保障師生的健康。
提醒學校注意國旗、國歌法相關新規定
因應經第12/2021號法律修改的第5/1999號法律《國旗、國徽及國歌的使用及保護》,以及經第26/2021號行政法規修改的第5/2019號行政法規《關於使用國旗、國徽、區旗、區徽及奏唱國歌的具體規定》已於7月26日公佈並自公佈翌日起生效。
為此,教青局已發函通知院校及學校注意上述法律及行政法規的相關規定,提醒尤須注意展示或升掛國旗的地點和日子、升降國旗的時間、升國旗儀式、奏唱國歌的場合、國歌標準演奏曲譜及官方錄音版本、國旗及區旗同時展示和升掛等規定,同時制定了“高等院校升掛國旗指引”及“非高等教育學校升掛國旗指引”,請院校及學校制定升掛國旗工作的流程及監察機制,以及推動學校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國徽和國歌、澳門特別行政區區旗和區徽》教學資源。
推進本地教材建設,落實學生評核制度
2021/2022學年,中學教育階段落實歷史科必修科,教材及課程亦按序推進,進一步加強學生家國情懷的培育。因應課程發展的需要,教青局繼續推進本地教材建設,出版整套小學《中國語文》(試行版)教材和《常識》(試行版)教材,以及中學和小學的《憲法》、《基本法》補充教材,並首次出版葡文版和英文版的中學《歷史》(試行版)教材供學校使用。
為配合第15/2020號法律《非高等教育私立學校通則》和第28/2020號行政法規《本地學制正規教育學生評核制度》於2021/2022學年實施,教青局將持續開展相關工作,完善教育管理和監督機制,支援學校制定並持續完善校本學生評核規章,推動學校以形成性評核為主,實施多元評核,按序在傳統測試的基礎上進行革新,以更多樣的方式和考量面評估學生各方面的學習狀況和素養發展,從而關顧學生不同發展需要,照顧學習差異,適時提供各種輔導,促進學生學習成功,為學校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創造有利條件和制度保障。
持續優化書包減重工作
教青局持續優化《學校運作指南》的“減輕學生書包重量”指引,如加入學生書包抽樣檢查的具體方法,並要求學校每一學年至少應進行2次書包抽樣檢查,且須向教青局提交相關檢查紀錄。此外,教青局已拍攝宣傳短片,繼續向學生及家長宣傳書包減重方法。將書包減重納入學校綜合評鑑指標系統內,推動學校在自評時關注學生的書包重量,並通過外評核實學校相關的工作。另外,亦會持續到訪學校,支援學校落實和檢視減輕書包重量的策略和抽查書包的情況,與學校、教學人員、家長、學生共同協作,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
傳承中華禮儀文化及生涯規劃
教青局將於各中學舉辦“傳承中華禮儀文化”學校巡迴戲劇演出,以“尊老扶幼”為主題,讓學生認識及學習中華禮儀文化。此外,教青局持續透過多元形式,開展各類與生涯規劃相關的活動,包括舉行升學資訊相關的分享會及講解會、為在學及應屆畢業生提供實習機會等。同時,亦按社會的現狀及不同行業的發展需求,向學生及家長提供升學、選科、專業認證、就業準備及創新創業的最新資訊,協助學生及早按自身目標、需求、專長及社會發展做好準備。教青局將持續開拓多元活動,讓不同教育階段的學生均能掌握銜接升學或就業途徑的資訊,以便學生更好地規劃未來。
培養家國情懷,關顧身心發展
《澳門青年政策(2021-2030)》將青年年齡由13至29歲上調至13至35歲,以關顧更多青年的不同需要,亦將培養青年家國情懷列為主要方向之一。2021年,透過跨部門跟進小組各部門的協調,來自22個部門及高等院校將推出400多項行動計劃,為青年政策有效執行提供更全面和有力的支持。
為配合“國家憲法日”,推動學校在校曆表上設定一時段為“普法教育周”,從校本角度開展及推動學校學生參與普法教育活動,提升學生的普法知識及培養法治精神;聯動“青少年愛國愛澳教育基地”及澳門不同愛國愛澳教育資源,推出“家國情懷延展教育計劃”,加強學生對國防、外交以及國家發展的認識,加強學生家國情懷的培養。同時,將透過不同資訊平台,為學生提供更多粵港澳大灣區的生活資訊;為青年提供更多到不同地區企業實習及專業培訓的機會,提升青年專業發展與綜合競爭力,促進青年融入區域合作的發展大局。
加強人才培育,拓展對外合作
為促進澳門高等教育穩步發展和教學素質持續提升,教青局協調高等院校按照《高等教育素質評鑑制度》開展院校及課程評鑑工作,並支持高等院校發揮各自的優勢,配合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培育各類人才。澳門大學積極籌備全球公共衛生、物聯網,以及藥物科學等全新的學位課程;澳門理工學院與北京大學醫學部合作,成立護理書院及合作開辦護理學學士學位課程;澳門旅遊學院推出已通過英國高等教育質素保證機構國際質素評鑑的全新的文化與遺產管理學士學位課程,並籌備結合智慧科技與旅遊的研究生課程。
教青局將繼續支持高等院校進一步加強與大灣區高校、企業、科研機構合作,開拓更多科教和人才交流等方面的項目;支持由澳門高等院校組成或參與的中葡雙語人才培養、大灣區旅遊教育培訓、粵港澳高校等跨校或區域性高校聯盟的工作。澳門大學已在橫琴設立產學研示範基地,將進一步促進科技成果在大灣區的應用和轉化;澳門理工學院推動“大灣區葡語教育聯盟”建設,促進與灣區高校的合作,將澳門中葡雙語教學經驗和優勢輻射至大灣區;澳門旅遊學院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旅遊教育培訓基地的延伸,利用設於橫琴、廣州和順德的培訓設施,為灣區培育更多旅遊範疇的專業人才。
結語
2021/2022學年,教青局將一如既往地繼續與院校、學校和家長攜手合作,為學生提供安全和優良的學習環境,加強創意教育,致力讓學生傳承歷史文化、培養家國情懷、發展軟實力、提高幸福感,成為服務人群、建設國家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