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高架橋吊裝正式啟動  輕軌建設邁進新階段

運輸基建辦公室
2014-03-12 16:45
  • 運建辦主任李鎮東視察輕軌首跨吊裝預製件情況

  • 輕軌項目首次採用「架橋式」吊裝工法

  • 李鎮東特別要求施工單位必須做好安全準備

未能播放Youtube視頻

輕軌氹仔線建造工程首跨高架橋面預製件吊裝工作正式啟動,標誌着輕軌建設邁進另一個新里程。對於在市區內進行大型吊裝工作,運輸基建辦公室表示高度關注,並特別要求承建單位嚴格遵從各項安全準則,做好事前協調工作,保障施工安全。

輕軌氹仔線首跨高架橋面預製件吊裝工作於氹仔飛機場圓形地展開,首跨度共12件預製件已經用架橋機成功吊起,施工單位在完成固定及於高架橋張拉預應力鋼索後,首跨度輕軌高架橋的吊裝工作便告完成,預計首跨度吊裝需時約二至三星期。

高架橋吊裝工序規模大,技術複雜且精確度高,對施工期間的天氣條件要求亦相對嚴格,且架橋機更首次應用於澳門。為此,運建辦高度關注吊裝工序的各項安排及施工安全,除要求施工單位在正式吊裝前進行一系列測試工作外,架橋機亦必須取得獨立第三方的安全驗證,同時要求施工單位為工作人員開展具針對性的培訓工作。

運輸基建辦公室主任李鎮東昨(12)日視察輕軌吊裝工地時表示,預製件吊裝工作啟動,標誌着輕軌建設邁向一個新里程。他特別要求施工單位必須嚴格遵從各項安全準則,做好事前協調工作,儘量減少施工期間的影響及保障公眾的安全;另外,由於天氣會為吊裝工作帶來嚴竣的挑戰,例如在雨季和颱風季節,施工會受影響,因此,運建辦要求施工單位密切留意天氣狀況,規劃並把握好施工時間。

輕軌高架橋將因應不同路段的實際條件,採取不同的吊裝方式。而首段輕軌高架橋則採用「架橋式」吊裝工法,該工法適用於寬闊且直線道路,比較現場澆灌混凝土的建設可節省施工空間,從而減少封路時間;而預製件是以批量形式生產,質量、規格及標準更可統一。

而首次應用於本澳的架橋機主要由吊運天車、主樑及輔助樑組合而成,全長約70米,可以同時負載超過450噸、相當於300多部一般輕型汽車的重量。而為了加緊建設的進程,施工單位稍後亦將於霍英東博士大馬路增設另一台架橋機,同步進行吊裝工作。運建辦並會繼續密切注意施工安排,以安全施工及減低對公眾的影響為目標,不斷完善輕軌的建設工作。參與是次活動的人員包括運輸基建辦公室副主任李安德、職務主管黃紹良、高級技術員何家豪等。


訂閱新聞局Telegram政府新聞頻道:https://t.me/macaogcs,即時接收最新消息。
訂閱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微信訂閱號:澳門政府資訊 澳門政府資訊
微信訂閱號:澳門特區發佈 澳門特區發佈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已複製連結
跳到頁面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