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政府另一街巷美化整治工作 何光來巷改善衛生設置泊位

土地工務局
2012-06-21 15:09
  • 何光來巷展開整治美化工程,劃設車位,改善巷內衛生。

未能播放Youtube視頻

土地工務運輸局透過與民間規劃師合作,並結合公眾參與的新橋區街巷整治及美化工作,繼永聯台/華園新街整治工程之後,局方緊接着在昨日(20日)展開何光來巷整治工程。因應巷內特點,將劃設適量泊車位,並在部分大廈出入口對出的電單車位之間設置分隔步道方便住戶出入,同時,該巷的支巷白灰里及林德遠巷亦將會設置成行人專用區。政府期望透過整治,可改善巷內衛生條件,提升巷內住戶生活質素和營商空間,優化舊區環境。

前項改善工作已於五月中竣工

為改善街道的公共空間,鼓勵社區居民更積極參與城市規劃建設,土地工務運輸局委託新橋區坊眾互助會牽頭、與民間的規劃師合作開展社區規劃,於年前啟動了“新橋公眾參與街巷空間改造系列研究計劃2010”,對永聯台╱華園新及何光來巷等街巷,通過實地勘查、問卷調查、工作坊及公開展覽等多元討論形式,就公共空間、街道美化、綠化、步行環境等方面收集居民意見,提出多項符合社區訴求的整治建議。

於本年四月動工的永聯台/華園新街重整工程已於五月中竣工,局方接着於昨日展開何光來巷的整治美化工程,有關工程主要集中處理步行、電單車停泊及街道衛生等問題,具體會在巷內東側增設合法電單車泊位及兩個輕型汽車泊位,西側則會增添黃實線禁止泊車,至於在巷內深處,會預留空間作為上落客貨區。考慮到住戶進出及疏散,對應大廈出入口,在電單車泊位之間增設三個分隔步道提供便利。

支巷成行人專區優化空間布局

雖然位於較為熱鬧的渡船街一帶,但由於何光來巷具有深長而狹窄的特點,容易讓行人誤以為不能通行,連同連接的白灰里及林德遠巷兩條支巷,常遭到道路使用者忽略而導致行人較少,間接構成治安隱患;加上巷內住宅大廈密集,住戶眾多,亦衍生出衛生問題。為此,工程會將部分路面改為行人專用區,包括何光來巷底部與兩條支巷的路面都會鋪砌防滑地磚方便步行,此舉除可改善空間盲點,亦對整治環境衛生起到幫助。期望透過整治,提升巷內居民生活質素和營商環境,並可與周邊街巷起到相輔相承的優化作用。工期預計九十日。

土地工務運輸局近年持續對本澳一些街道進化整治及優化,除了何光來巷等新橋區街巷外,還包括重鋪新口岸內街及翻新世遺沿線建築物外牆等,局方會因應實際情況繼續相關工作,務求優化社區環境,提升居民生活水平。


訂閱新聞局Telegram政府新聞頻道:https://t.me/macaogcs,即時接收最新消息。
訂閱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微信訂閱號:澳門政府資訊 澳門政府資訊
微信訂閱號:澳門特區發佈 澳門特區發佈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已複製連結
跳到頁面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