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漢劇首度亮相澳門 大師傳人經典劇目齊賀回歸

文化局
2010-12-07 15:23
  • 漢劇《狀元媒》盡顯漢劇文化精髓

  • 漢劇《狀元媒》是認識漢劇、研究漢劇的難得劇目

  • 漢劇大師第五代傳人—王荔親臨演出

未能播放Youtube視頻

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漢劇”,將於本周六(十二月十一日)晚首度亮相澳門,四百年歷史的傳統戲曲藝術,配以經典著名的戲碼,漢劇大師傳人親臨演繹,打造一台精彩萬分的劇目《狀元媒》,歡迎喜愛戲曲藝術及普羅大眾共慶回歸。九十二歲的漢劇大師陳伯華在是次漢劇來澳演出前寄語:“古樸優美的漢劇有幸進入澳門,讓敬愛的澳門同胞領略漢劇的奧妙,共為漢劇即將申報聯合國口頭文化遺產再開一座得准之門。”

漢劇於2006年列入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在中國戲曲發展史上,國粹京劇的起源是來自漢劇,兩者同屬“皮黃劇種”,這兩個劇種的主要標誌,是因為共同演唱的腔調是“西皮”與“二黃”。然而京劇作為後起之秀,已於2010年11月成功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而漢劇作為她的前輩,絕對是功不可沒。漢劇同時對川劇、滇劇、桂劇、湘劇、粵劇及贛劇等地方戲曲劇種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所以漢劇是研究戲曲板腔體系、戲曲音樂結構演變的重要史料和進行藝術創新的資源。

今次武漢漢劇院帶來劇目《狀元媒》,為傳統戲曲劇本《珍珠衫》改編而成,內容以楊家將中楊六郎招親的故事作為背景,故事性強,全劇唱、做、念、打皆備,文武戲相容,盡現漢劇中的“十大行”,絕對是認識漢劇、研究漢劇的難得劇目。當年京劇大師張君秋在觀看漢劇《狀元媒》後,與多名京劇名家合作將該劇“移植”到京劇舞臺上,並演到全國,大受歡迎,成為 “張派”的代表作,《狀元媒》成就了京、漢兩個劇種相互交流及親如一家的梨園佳話。而是次親臨擔綱演出柴郡主一角的王荔,是漢劇大師陳伯華的第五代傳人,其扮相亮麗,嗓音甜美脆亮,委婉動聽,更被視為湖北漢劇的代表性人物。

漢劇《狀元媒》於本周六晚八時假文化中心綜合劇院上演,門票現於廣星售票網發售,票價六十元及四十元,設多項購票優惠,訂票熱線二八五五五五五五。


訂閱新聞局Telegram政府新聞頻道:https://t.me/macaogcs,即時接收最新消息。
訂閱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微信訂閱號:澳門政府資訊 澳門政府資訊
微信訂閱號:澳門特區發佈 澳門特區發佈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已複製連結
跳到頁面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