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改善關閘一帶人車爭路的情況,土地工務運輸局興建關閘廣場東側臨時行人天橋。在綜合各方意見後,局方調整信達廣場行人區落腳點設計,以回應居民意見,新設計落腳點不佔用行人區中央位置;此外,考慮攜行李旅客及長者的需要,政府正研究在關閘廣場西側的行人天橋加裝升降機。
經綜合居民早前提出的意見,當中大部份意見認為興建天橋可疏導交通,有助改善人車爭路情況及方便傷殘人士過馬路等,另有意見擔心興建行人區減少行人區空間及影響現場景觀。工程人員根據現場交通狀況及意見分析後,認為興建行人天橋有必要性,此外,預計關閘邊檢大樓擴建後,每日最大通行人次將會由現時的三十萬增加至五十萬,進一步增加了區內的交通壓力,因此,建造行人天橋更具緊迫性。
針對居民對天橋腳點位置的意見,土地工務運輸局調整信達廣場行人天穚的落腳點設計,由直樓梯改為“C”型樓梯,即新設計落腳點不會佔用行人區中央位置,而是遷移至靠近路邊的行人區,新設計佔地面積與原設計相若,約六十平方米,即佔行人區十分之一左右。土地工務運輸局日前已邀請居民代表介紹調整後的設計,並強調,工程完工後會恢復九成行人區、花槽和座椅外,還將與有關部門協調進一步完善及美化該處行人區。
關閘廣場東側行人天橋設計呈“7”型,橋身較長的一端約長五十二米,較短的部分長約二十米;共設三個落腳點,分別位於關閘廣場行車隧道出口左、右兩側行人路,以及信達廣場第二座前方。落腳點全部設有升降機和樓梯,並且在天橋上落位置和行人過路口加裝導盲磚,以方便長者、傷健人士和攜帶大件行李的出入境旅客使用。而關閘廣場另一側行人天橋亦正研究加裝升降機,給有需要人士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