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澳門國際環保合作發展論壇及展覽(2009MIECF)系列活動之一的亞澳論壇「未來在我們手中」研討會今(3)日舉行,來自澳洲、泰國、日本、內地、台灣的專家學者就全球化帶來的環境問題,以及保護全球生態環境的理論和實踐進行探討。
會上,澳洲阿德萊人文社會學博士菲力浦尼科爾斯以「環境問題挑戰環境教育」為題作演說,他提出有必要修改教學課程,把環保教育納入整體課程每一個學科之中,讓每一個人都明白環保的重要性。
泰國朱拉隆功大學環境工程學教授Quanchai以「資源回收再利用和綠色倡議」為題作演說。她指出,泰國已推行資源回收和循環再造以及環保活動,但現時受嚴重污染的工業廢水還沒被廣泛循環再用,因此需要更高的環保科技來解決問題,而國際社會組織及大企業亦應負起加強綠色環保合作的責任。
日本築波大學教授冰鉋揚四郎在「地區經濟發展與環境經濟政策」的演說提到,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迅速發展,經濟實力、綜合國力等有了顯著的提升,人們的生活水準也大幅的提高,通過引進世界先進的環境保護技術開發和有效環境政策的實施,中國將可構建現代化、可持續發展的循環型社會。
中國嘉興學院副院長杜歡政在「從 “賭城”到 “綠都”:澳門發展的新思維」的演說中指出,澳門宜抓緊金融危機和經濟轉型帶來的新機遇,充分發揮其獨特優勢,優先發展旅遊博彩業為主的服務業戰略,培育及壯大生態、低碳和循環型產業。他又建議把澳門建設成為綠色金融中心、綠色研發中心、綠色資訊中心和綠色旅遊中心。
台灣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創所所長范建得在「綠色產業政策的理論與實踐」的演說中表示,以澳門的條件來看,能扮演大中華市場綠色產業發展樞紐設施的角色。他表示,澳門應充分發揮既有硬體設施來支援金融服務業,發展碳基金或交易市場,並配合完善的法律法規,營造澳門的綠色產業願景。
亞澳論壇由亞洲戰略管理研究學會及亞洲戰略管理研究院聯合主辦。論壇發起人戴安娜博士在題為「綠色消費在澳門的實踐與運用」的演講中指出,澳門企業的營銷重點應該是企業、市場與環境之間的三位一體的關係,以達到企業利益、澳門社會利益與澳門環境利益的一致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