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2009MIECF系列專訪(三):溫室氣體減排有助重見藍天

澳門特區政府
2009-03-26 17:02
未能播放Youtube視頻

溫室效應已造成全球氣候異常,因此減低氣體尤其是二氧化碳的排放是重見藍天的關鍵。於 2005年 2月正式生效的「京都議定書」,規範 38個簽約國家,共同將二氧化碳減排量在 2008年至 2012年間,需降至 1990年的平均水準再減 5.2%。當中,「碳交易」應運而生。

「碳交易」助減排

碳交易是京都議定書為促進全球溫室氣體排減,以國際公法作為依據的溫室氣體排減量交易。在6種被要求排減的溫室氣體中,二氧化碳(CO2)為最大宗,所以這種交易以每噸二氧化碳當量(tCO2e)為計算單位,所以通稱為「碳交易」。

2009年澳門國際環保合作發展論壇及展覽(2009MIECF)將於4月2-4日舉行。是次論壇其中一主題為「節能減排及碳交易研討會」,當中共八位分別來自中國、歐盟、葡萄牙、香港及澳門的發言嘉賓,與參會者廣泛討論碳交易的最新發展情況。

環境委員會全體委員會委員、澳門大學科技學院科技研究中心主任王志石表示,澳門成功申請京都議定書適澳,已與世界接軌並積極參與全球節能減排的工作,其中在減排工作取得很好的成績,如焚化爐、發電廠等裝置了減排的裝置後,釋出的廢氣體大降。

發電廠減排設施取成效

澳門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代表艾啟立表示,該公司投資在環保工程,目的為減低澳電之運作對環境所造成的影響,務求令澳電的所有環保指標均達到國際及本地所定之最高標準。

2004年,澳電於在路環發電廠安裝的「選擇性催化還原系統」,使柴油發電機組的煙囪所排放之廢氣中的污染物被大大地減低。這項投資了澳門幣二億元的工程,主要的目標是為了有效地減低柴油發電機組所排放的廢氣中的氧化氮。安裝了該系統之後,測試結果顯示,這六台發電機組所排出的氧化氮比以前大幅度降低百份之九十五。

澳電近年的主要工程包括建造了非常環保的複式循環發電機組、安裝了一套廿四小時聯線廢氣排放監察系統、建造了一座廢水處理廠及一座廢油焚化爐、及與澳門特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合作,共同監察本澳之空氣質素。現時,路環發電廠的排放已顯著減少,同時符合國際引用的標準。


訂閱新聞局Telegram政府新聞頻道:https://t.me/macaogcs,即時接收最新消息。
訂閱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微信訂閱號:澳門政府資訊 澳門政府資訊
微信訂閱號:澳門特區發佈 澳門特區發佈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已複製連結
跳到頁面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