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暨就業局與國際勞工組織(北京局)合辦的勞資關係調解及仲裁工作坊,由今(二十八)日起至九月一日在勞工局舉行。這是國際勞工組織為培訓本澳勞工局人員而與勞工局合辦的首個培訓課程,具有重要意義,標誌著雙方的合作關係,進入一個新的里程。
舉辦今次工作坊的主要目的為加強勞工局稽查人員的專業能力,令在處理勞資雙方的爭議時,能達致更佳的效果和效率。課程著重於實務上的應用,除將各種調解及仲裁的方法、技巧、步驟等理論向學員講解外,還將理論結合於澳門的實際情況,利用小組討論、個案分析、角色扮演等教學活動,使學員充分掌握知識的實際運用。擔任今次課程的導師Leon Heron,為國際勞工組織亞太區辦事處東亞多方技術顧問小組的資深專家。
勞工暨就業局局長孫家雄表示,澳門勞資糾紛的類型主要包括解僱賠償、欠薪及假期補償等。他指出,二零零零年上半年共收到539宗投訴個案,涉及本地工人879人及外地勞工109人;而一九九九年全年的投訴個案共1098宗,涉及的工人總數為2373人。
孫家雄表示,二零零零年上半年投訴個案比去年同期高,但所涉及的工人數目則有所降低,這顯示今年上半年大企業倒閉的情況減少;而投訴個案的增加則反映出工人對勞工法的認識及爭取保障權益方面的意識加強。
他指出,本澳大部份勞資糾紛都能透過協商私下解決,要訴諸法律的個案只屬極少數。
對於正進行修改的勞工法,孫家雄表示,十月份就會制訂出有關的草案,然後經社會協調常設委員會通過,再交由立法會審議。他強調,修改中的勞工法會盡量以中文立法,並著重切合澳門實際的情況。
出席上午的培訓課程開學儀式的嘉賓有勞工局局長孫家雄和國際勞工組織-北京局局長莊古。
國際勞工組織成立於一九一九年,至今已有八十一年歷史,是一個由政府及勞、資三方共同組成的國際性機構,為社會的公正及和諧發展擔當著一個重要和決定性的角色,在維護工人人權及改善工作和生活條件方面建樹良多,很多國家和地區都以實施其在勞動範疇內所制定之國際公約為目標,對提高生產力有卓越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