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清明扫墓应采取措施预防登革热

预防登革热工作小组
2025-04-03 10:00
  • 日常防蚊攻略 预防登革热(1)

  • 日常防蚊攻略 预防登革热(2)

  • 日常防蚊攻略 预防登革热(3)

  • 日常防蚊攻略 预防登革热(4)

未能播放Youtube视频

清明将至,预防登革热工作小组呼吁居民在扫墓时,要采取适当防蚊措施,扫墓后应清走垃圾和积水,保持环境清洁,共同预防登革热。工作小组将于明(4)日清明节,派员到望厦圣母(新西洋)坟场及氹仔沙岗市政坟场向居民进行宣传教育。

为了加强防范登革热,市政署日前已加强市政坟场的灭蚊和除草工作。工作小组建议,居民前往坟场及骨灰安置场所拜祭时,在户外为免被蚊虫叮咬,可穿着浅色长袖衫裤,在皮肤外露处或衣服上涂上含避蚊胺成份的驱蚊剂(包括DEET、IR3535和Icaridin);建议居民在祭祀时,以放置花束取代使用花瓶,减少产生积水;扫墓完毕后,应自觉清理垃圾及清除积水,不要留下花瓶、饭盒、饮品罐、胶袋及化宝铁桶等容器,以防积水及避免蚊患孳生。

2024年,全球及本澳邻近地区登革热流行情况严重,其中巴西超过660万例、菲律宾累计340,860例、印尼累计210,644例、马来西亚累计122,423例、泰国累计75,919例、广东省累计17,757例、香港累计161例,而本澳共录得9例本地登革热个案及39例输入性登革热个案,反映登革热传入本澳并引起本地传播的风险非常高。工作小组呼吁居民切勿掉以轻心,必须持续做好清除家居积水和个人防蚊措施。

登革热病毒分为四种不同的血清型(1、2、3和4型),感染不同型的登革热病毒有可能引起重症登革热。感染登革热的病征包括发热、头痛、后眼窝痛、肌肉痛、关节痛及出疹;潜伏期一般为3至14天,平均为4至7天。

工作小组将持续密切留意澳门邻近地区的登革热流行情况,以作充分应对准备。基于今年登革热传播风险较高,工作小组已制定一系列巡查孳生源及灭蚊等工作,并以深入社区的活动方式向市民宣传预防登革热的讯息,冀共同做好环境清洁及个人防蚊措施,携手预防登革热。


订阅新闻局Telegram政府新闻频道:https://t.me/macaogcs,即时接收最新消息。
订阅频道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Facebook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Facebook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官方微信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官方微信
微信订阅号:澳门政府信息 澳门政府资讯
微信订阅号:澳门特区发布 澳门特区发布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政府新闻频道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政府新闻频道
已复制连结
跳转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