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手机应用程式的个资处理有待改善

个人资料保护局
2014-09-11 11:53
未能播放Youtube视频

“全球私隐执法网络”(Global Privacy Enforcement Network, GPEN)于2014年5月开展第二届“私隐风险搜寻”(Privacy Sweep)联合行动,审查手机应用程式的私隐风险,澳门个人资料保护办公室(下称“本办公室”)与全球25个私隐执法机构参与了这次联合行动。

“全球私隐执法网络”是一个国际性组织,旨在促进各地私隐执法机构的跨境合作,其成员包括五十多个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私隐执法机构。随着手机应用程式的普及使用,大量的个人资料被收取,可能严重影响到用户的私隐,例如:程式有否向用户清楚说明为何需要收集某类资料、收集个人资料的种类及后续用途,以及所收集的资料有否超越了程式操作所需范围。“全球私隐执法网络”关注到上述情况,认为须加强监管以保障私隐安全,并拟定手机应用程式的私隐事宜为本届联合行动的主题。

本办公室根据该组织议定的规则和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委托了某机构进行数据研究,分别评估Apple App Store与Google Play Store的澳门区市场中下载率最高的80个免费智能手机应用程式,以及在Google Play Store排名第80位之后、公共部门的,且在Apple App Store中有作评估的应用程式(亦即合共162个手机应用程式),发现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关注:

1. 在80个iOS手机应用程式中,只有1个程式要求的存取权限并非运行其功能所必要。

2. 在82个Android手机应用程式中,共有43个手机应用程式要求的存取权限并非运行其功能所必要。

3. 在被评估的iOS和Android手机应用程式中,50个手机应用程式都有在Apple App Store与Google Play Store发布。但其中29个手机应用程式的Android版本出现存取权限非程式功能所必要的情况,iOS版本则没有。

4. 在被评估的iOS和Android手机应用程式中,《私隐政策》的透明度偏低,在向用户征求存取权限时有就个人资料的收集、使用和披露作出说明的不足三成,用户未必掌握充分资料以判断是否值得使用有关程式。

根据是次评估的结果,本办公室致函相关实体要求其作出改善,并制定了《流动应用程式开发的指引》,以便程式的开发商、营运商透过该指引可更好认识在流动应用程式中处理个人资料应注意的事项,以免因违反《个人资料保护法》而负上法律责任,亦希望程式的使用者可藉此了解自己的权利,保护其个人资料私隐权。

本办公室已经将澳门的《“手机应用程式私隐风险搜寻”报告》、GPEN的整体“手机应用程式私隐风险搜寻”结果摘要(只提供英文版本)上载至本办公室网页www.gpdp.gov.mo,而《流动应用程式开发的指引》的中、葡文版本则上载至上述网页的“指引”区内,供社会各界参考。


订阅新闻局Telegram政府新闻频道:https://t.me/macaogcs,即时接收最新消息。
订阅频道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Facebook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Facebook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官方微信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官方微信
微信订阅号:澳门政府信息 澳门政府资讯
微信订阅号:澳门特区发布 澳门特区发布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政府新闻频道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政府新闻频道
已复制连结
跳转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