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非地区的埃博拉病毒病疫情严峻,自2月录得本年首宗病例后,至今累计报告多达1201例。多个国家感染个案数目持续增加,反映埃博拉病毒病有扩散风险。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通报,截至7月23日,畿内亚、利比利亚、塞拉利昂等主要受影响国家分别录得427、249、525例感染个案,死亡人数累计672人,病死率约56%。卫生局呼吁市民外游前应作出慎重评估,提高警惕。
埃博拉病毒病是一种严重、急性病毒性疾病,其潜伏期可持续2天至21天,特征为起病急,有发烧、极度虚弱、肌肉疼痛、头痛和咽喉痛症状,随后会出现呕吐、腹泻、皮疹、肾脏和肝脏功能受损,严重情况下更会出现内出血和外出血,甚至死亡。部分果蝠属于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黑猩猩、大猩猩、猴子、森林羚羊和豪猪等动物体内亦可带有埃博拉病毒。埃博拉病毒可透过直接接触受感染动物或感染者的血液、分泌物、器官或其他体液,以及间接接触受到这类体液污染的环境而传播。在安葬仪式上,直接接触死者尸体也可传播埃博拉病毒病。受影响国家工作的医护人员,在没有严格遵守感染控制预防措施的情况下与病人密切接触时,常意外受到感染。
卫生局指出,现时没有疫苗可预防埃博拉病毒病,而目前出现流行的国家和本澳的交往不多,本澳被波及的风险暂时不大。自世界卫生组织作出有关通报以来,已密切关注有关疫情发展。目前,卫生局的隔离病房设施可以安全地用于埃博拉病毒感染者的护理,同时也已存有可满足至少3个月使用的防护装置,而卫生局亦将根据疫情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措施。此外,卫生局建议若居民计划前往出现疫情地区,应在出发前作出慎重评估和准备;在有关地区停留时,要注意个人和环境卫生,时常遵循洗手正确步骤;避免接触动物或其尸体;不要食用未完全煮熟的兽肉,蔬果要削皮及清洗才可食用;如非必要,应避免前往医院或家中有病患的家庭,同时要注意避免接触疑似患者及其血液或体液,以及可能接触过患者血液或体液的物品,若不慎接触到患者的血液或个人用品,请立即洗手,必要时可向医生查询。如市民曾经前往受埃博拉病毒影响地区,于回澳后21日内出现发热、腹泻、呕吐、皮疹、出血等症状,应尽快就医,并告诉医生最近的旅游记录。如有疑问,可致电卫生局传染病热线28700800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