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特区政府邀请,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起草组成员、原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现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教授,今(3)日上午在澳门科学馆举行“三中全会精神与未来中国”专题演讲会。行政长官崔世安,澳门中联办副主任李刚、仇鸿,外交公署副特派员蔡思平,澳门特区政府主要官员,中联办、外交公署有关官员和社会各界人士近400人出席。行政长官办公室主任谭俊荣主持演讲会。
郑新立首先指出,三中全会制定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涉及的改革一共有300多项,力度空前,体现了中央改革的勇气、智慧和决心。他说,《决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推进改革的纲领性文献,它的贯彻落实,对于我们国家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在演讲会中,郑新立从二十五个方面阐释中央的重大改革举措,并结合实际案例加以解说,内涵丰富,覆盖全面。既权威解读了“提高国家的治理能力和实现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混合所有制作为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农村土地所有制改革”等宏观改革方向,也真情讲解了“改革考试、教育制度,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启动单方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二胎”、“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乃至“建立食品原产地可追溯制度和品质标识制度”等与现实民生息息相关的改革举措。
郑新立最后特别指出,三中全会的《决定》阐明将“扩大对港澳台地区的开放合作”,虽未具体展开,但国家的深入改革和发展必将惠予澳门更多的机遇。按照三中全会精神,国家将加强推动自由贸易和扩大对外开放,在扩大服务业对外资的引进和利用上,将率先对港澳开放,澳门可以抓住并利用好这个机会。
郑新立长期从事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研究,曾参与中共中央全会报告、《政府工作报告》,以及连续多个“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纲要”的起草工作。现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
立法会主席贺一诚、终审法院院长岑浩辉、行政法务司司长陈丽敏、运输工务司司长刘仕尧、检察长何超明、廉政专员冯文庄等出席了专题演讲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