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09年是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也是澳门金融管理局成立20周年志庆。20年来,特别是澳门特区成立以来,经济从逐步回复到踏入高增长阶段过程中,澳门金融管理局在特区政府的领导下,在金融界及其他社会各界的支持下,维护了澳门金融体系的稳定,巩固了澳门金融业持续稳健与发展的基础。
金融体系发展
金融业把握经济发展的机遇,持续发展壮大。1999年,澳门有银行23家,总资产1,390亿(澳门元,下同),存款1,006亿,贷款530亿;保险公司25家,年保费收入10亿。截至2009年5月底,澳门银行已经增加到28家,总资产3,998亿,存款2,819亿澳门元,贷款1,510亿。保险公司则是24家,年保费收入34.6亿。与此同时,澳门金融业产品种类日趋多样,并自2004年11月开始提供个人人民币业务,服务网络、渠道与质素持续提高,风险控制、管理及抵御能力不断增强,并在这次史无前例的全球金融危机中不仅安然无恙,而且经营业绩继续保持在历史高位。
金融监管
在金融业的发展过程中,金融稳定是重要的基础。恒常、适当和适时的监管是维持金融稳定的必要手段。这十年期间,金融监管不断加强、提升。澳门金融管理局根据澳门金融业的发展变化,本着将国际标准与澳门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完善监管法规与指引,持续优化监管实践,积极开展与业界的沟通与对话,严格市场准入,狠抓反洗钱,主动加强综合监管,不懈开展内外监管合作。所以,在2008年IMF的例行评估中,澳门的金融监管获得了与国际标准和最佳实践基本一致的评价。
此外,澳门金融管理局一直以来对非法金融活动进行了打击,并与周边或其他相关地区的金融监管机构联手合作,取得了预期的效果,非法金融活动得到了有效抑制,金融市场秩序进一步改善。
货币政策
货币流通有序和汇率持续稳定维护了宏观经济稳定。一直以来,澳门金融管理局严格实施货币局制度,坚守澳门币与港币挂钩的汇率政策,并积极推动澳门币在周边地区特别是广东省内的流通使用,在2004年,藉国务院批准人民币业务在澳门开办之际,澳门币又成功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挂牌交易,这无疑有力提升了澳门币的流通性及声誉。实践证明,澳门币与港币挂钩的联系汇率制度,促进了澳门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澳门金融、经济乃至社会的稳定。
金融基建
金融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可推进资金流,进而加强经济活动。澳门与香港的跨境港元、美元票据清算系统已相继于2007、2008年相继投入使用。目前,在筹建中的澳门实时支付清算系统有望实现与内地及香港实时清算系统的对接,以促进粤港澳跨境资金清算的效率,推动三地经济金融的深度合作与融合。
金融统计
金融统计有助完善评估金融业的表现及协助制订政策。高质素的调研更可加强政策的可信性及风险的监察能力。为优化澳门的金融调研与统计,澳门金融管理局协同特区统计局及财政局以澳门特区名义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申请加入了其“数据公布通用系统”。这不仅增加了澳门的财经市场资讯量,也提高澳门财经资讯的透明度,同时使澳门的金融调研与统计与国际标准接轨。
储备管理
受益于经济持续增长和服务出口带动,特区政府外汇储备从1999年回归时的229亿增加到2009年5月的1,406亿。一直以来,澳门金融管理局秉持审慎原则和稳健的投资策略,并根据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制定针对性的投资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年度回报亦支持了外汇储备的壮大。
对外交流与合作
金融层面对外交流合作的进一步扩大、加深,将更好推动经济趋向多元。澳门金融管理局一直致力于推动区域金融的交流和合作,注重发挥葡语系国家及中国内地合作的平台作用。回归十年来,澳门金融管理局分别组织金融界代表团到相关的葡语系国家及中国内地访问,承办葡语系国家金融监管者会议等,极大地促进了区域间的金融合作和融合。与内地、香港、葡萄牙及主要葡语系国家的金融监管机构签订了合作备忘录,建立了定期会晤、交流机制及开展了人员交流与技术培训等。另一方面,澳门也相继加入了一系列具权威性的国际性和区域性组织,以助提升澳门及增强了国际社会对澳门的瞭解。
工作检讨
金融体系在澳门回归过程中平稳过渡,并在特区初建时期抓住新的发展机遇。在协调市场扩展节奏及维持经营秩序的过程中,监管当局居中都发挥了正面作用。澳门金融管理局将继续认真吸取经验,及时总结工作中的不足并勇于补救,为金融体系的持续成长和提升迈开新的步伐,争取更理想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