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局局长叶炳权在回覆立法议员陈明金的书面质询时表示,为不断完善及加强长者保健服务,各卫生中心定期安排医生及护士参与有关老年病治疗及护理方面的培训,并透过与社区团体合作,为行动不便及弱势长者提供上门服务,藉此缩短轮候时间,改善服务。
卫生局现时正与非牟利团体合作,为独居及行动不便的长者提供家居服务,并会将此服务推广至澳门半岛各中心。另外,为满足长者在离院后医疗服务的需要,卫生局与民间医疗机构合作提供住院式复康病床。现正资助民间医疗机构筹建复康医院,落成后将会由现时的23张床位增加至约100张复康病床,为离院病人提供中转站服务,以回应长者和市民的需要。
他指出,随着本澳人口老龄化现象在未来的持续发展,长者对院舍的需求将相应增加。现时,本澳的资助及私营安老院舍数目总数共19间,提供服务名额1,357个。以国际上年满65岁或以上长者约5%需要院舍服务的一般经验推算,目前在本澳约3万8千名年满65岁或以上的长者中,则约有1,900人需要入住各类型的安老院舍,按需求相差约500个。
为更好地为老龄化社会的来临作好准备,特区政府将会透过多种方式,增加院舍宿位的供应量。对于私人机构投资开办安老院舍的项目,特区政府亦会按照现行法例作出审批。按目前安老院舍发展规划,特区政府将会在离岛筹设2间新的护理安老院舍,约可增加300个护理照顾宿位和80个日间护理服务名额。
此外,亦会研究逐步将个别安老院舍予以重建,优化服务的条件同时扩大宿位的供应。未来,特区政府亦将在新建的公共房屋之中适当预留地方设立安老院舍,拨备更多资源回应长者的长期照顾需要。
叶炳权强调,在增加院舍宿位的同时,特区政府将会继续强化在长者健康促进、家居照顾与社区支援服务、长者日间护理、社区康复工作及护老者支援等服务领域的推动工作,以收积极的预防之效。
另外,退休基金会行政管理委员会主席刘婉婷在回覆立法议员关翠杏的书面质询时表示,公积金制度的投资属长线投资,市场短期波幅只是影响帐面上的价值,只有供款人现在离职结算其帐户,才会出现实质的投资亏损。
公积金制度的投资是采用平均成本法,亦有利于缓和短期市场波动带来的影响,近期国际金融海啸属非常特殊的情况,世界各地的退休保障计划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当局理解到即将面临退休或离职、以及不获续约的公积金制度供款人,现在离职结算帐户可能出现「低卖」情况。
基于此,当局已修订法例,将公积金结算期由供款人离职后九十日内进行延至五年,让供款人在结算时间上有更大的弹性,有助纾缓基金价格短期波动带来的负面影响。
同时,为协助供款人面对这特殊情况的冲击,当局将改善投放供款项目转换程序,缩短整个程序所需时间,并计划今年将转换次数增加至每季度一次,令供款人能更灵活及适时地按个人情况的变化作相应调整。
※质询及回覆全文见立法会网页
(http://www.al.gov.mo/ );编号378/III/ 2008及编号691/III/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