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长官岑浩辉今(18)日下午3时在立法会发表题为“锐意改革提效能 聚力攻坚促多元”的《2026年施政报告》,提出明年特区政府施政总体方向:深化行政改革、加力促进多元、精准优化民生、融入国家大局。
岑浩辉表示,国家“十五五”时期为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广阔空间和重大历史机遇,为澳门特区保持长期繁荣稳定、实现更好发展进一步明确了目标和方向,注入了新的巨大动力。澳门目前正处于由复苏性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时期,经济呈现稳中向好态势。澳门必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视察澳门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抓新时代“一国两制”的巨大机遇,站高望远,锐意进取,以深化公共行政改革和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为两大主要任务,不断提升特区治理效能。
《2026年施政报告》提出明年特区政府主要施政目标:经济持续复苏,经济适度多元取得实质进展,本地生产总值保持正增长,营商环境进一步改善,经济活力不断增强。横琴合作区建设取得新进展,澳琴一体化进一步加强。居民就业得到有效保障,民生工作进一步优化,弱势群体得到切实关顾。行政改革和法律改革深化推进,治理效能进一步提升,国家安全得到有力维护,社会大局祥和稳定。2026年特区政府施政重点包括以下9个方面:
一、筑牢国家安全屏障,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健全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体系,适时启动制订《澳门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委员会》法律及修订配套法规,持续推动预防、调查及遏止恐怖主义行为的立法工作,争取2026年内开展该法案的公开咨询工作。夯实爱国爱澳根基,继续强化与爱国爱澳社团联动协作机制,团结和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和积极性,优化现行社团法例,规划和引导社团建设。持续完善《民防总计划》及各项专项应变计划,持续推动“天眼”建设。成立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研究编制“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总体规划”。
二、深化公共行政改革,提升特区治理效能。特区政府将围绕“提升特区治理效能”的总体目标,充分发挥公共行政改革领导及统筹协调机制的作用,秉持澳门的事情“大家商量着办、大家一起办”的理念,持续深化推进公共行政改革。加快推进“放管服”改革。重整部门职能架构,按照新生效的政府组织结构法规,对部门职能进行重整和归口管理。着力推进公务人员人才队伍建设,深化电子政务建设,积极拓展跨境政务服务。健全特区法律体系,订定2027年中期立法规划,有序落实年度立法规划,推进大湾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和区际司法法律协助,加强司法人员培训。强化行政和立法之间的良性互动。
三、巩固经济复苏势头,着力促进适度多元。推动经济稳健复苏,吸引旅客到社区消费,打造特色消费社区和商圈。推动中小企向专业化、精品化及特色化发展。多管齐下,从加大政策支持、增加资金投入、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着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产业,促进“1+4”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取得实质成效。促进博彩业依法健康有序发展,做优做强综合旅游休闲业。推进设立政府产业基金及引导基金。稳步推进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持续推动现代金融业提质发展,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稳步提高会展商贸业竞争力,推动文化及体育产业持续发展。推动数字经济加快发展,加强和优化招商工作。
四、对标“三个要看”要求,加快推进横琴建设。打造澳琴融合标杆,重点打造一批标志性、有带动效应的工程和项目。促进澳琴产业联动发展,联动打造文旅会展商贸高地,创新中医药大健康产业链,共建澳琴跨境金融新格局,共同培育新质生产力。着力招商引资引才,推进“澳门诚信店”商户落户合作区,推动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促进澳琴民生和社会服务融合,健全澳门青年就业支持体系,打造趋同澳门的教育服务体系,便利澳门居民在合作区就医,逐步推动跨境养老服务发展。构建澳琴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稳步推进基础设施“硬联通”,持续深化规则机制“软联通”。构建高效治理格局,选派更多澳门优秀公务人员参与合作区建设。
五、优化民生制度体系,切实办好民生实事。秉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精准扶助、资源下沉”的原则,不断改善和优化民生,有效回应居民诉求,切实保障居民就业、养老、医疗及教育等方面的权益。致力为青年成长成才创造更好环境和条件。落实系列惠民措施,继续实施现金分享计划,推行多项税务优惠措施。
六、推动文化“基地”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展现“文化之城”魅力,加强文化遗产和文物的保护与活化,持续发掘及整理本澳具潜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具国际性及学术性的文化交流活动。征集及支持本地演艺、非遗及文创项目赴内地、东盟及“一带一路”地区开展巡演或展示。
七、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智慧宜居城市。加快基础建设,持续做好城市规划,优化空间布局。落实《都市更新法律制度》,推动“佑汉七栋楼群”及其他重建项目。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健全城市防灾减灾体系,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打造现代美丽宜居澳门,增加和优化市政休闲设施。深化建设减碳指引体系,落实“双碳”目标。深化跨范畴跨部门市容美化治理机制。
八、更高水平对外开放,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积极参与高质量共建粤港澳大湾区,落实《2026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点工作安排》,探索建立粤港澳三地行政首长联席会议制度,协同落实大湾区建设重点任务。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强化区域旅游合作,深化科技创新及金融合作,支持和鼓励业界用足用好《关于修订〈CEPA服务贸易协议〉的协议二》的优惠措施,推进粤港澳人才培育合作。在民生和公共服务领域加强合作,便利居民在大湾区工作生活。更好发挥和拓展中葡平台功能,推动中葡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成果落地,深化与葡语国家的合作机制。深化国际经贸科技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和助力“一带一路”建设,深化与内地省市合作。在深化区域合作中把握机遇,在融入和服务国家大局中拓展空间。
九、编制特区“三五”规划,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编制《澳门特别行政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三个五年规划(2026-2030年)》,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主动对接国家“十五五”规划等重要规划,在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及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编制及公布“三五”规划。相关领域制定相应的专项规划或落实计划。积极推进四个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澳琴国际教育(大学)城、澳门国际综合旅游文化区、澳门珠江西岸国际航空运输枢纽(港)、澳门科技研发产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