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衛生局對基孔肯雅熱風險區域進行防範性工作 呼籲居民加強勤清積水和防蚊叮咬

衛生局
2025-07-28 22:51
  • 衛生局人員為現場人員加強宣傳教育

  • 衛生局人員為現場有症狀人士進行抽血檢測

  • 衛生局人員進行孳生源巡查

未能播放Youtube視頻

衛生局近日接獲廣東省衛生部門通報3例基孔肯雅熱確診病例涉及本澳活動軌跡,經調查該3例病例同在新城A區地盤工作,並頻繁於粵澳兩地工作和生活,不排除地盤內出現傳播。故此,今(28)日及明(29)日按機制進行一系列防範性措施,包括病例搜索、宣傳教育、蚊蟲孳生源巡查及加強滅蚊等工作。

上述內地通報的3例基孔肯雅熱病例在近日發病,患者在潛伏期及發病後具有涉及本澳的活動軌跡,交疊軌跡主要局限於新城A區地盤,衛生局今日在公共建設局協調下,派員進入有關地盤,對工作人員進行現場問卷調查及宣傳教育,透過主動搜索懷疑病例,並對懷疑病例現場抽血送檢,收集到3個血液樣本經檢測已排除基孔肯雅熱感染;同時,亦對涉及地盤進行全面的孳生源(積水)巡查,已即時清除部份孳生源,並透過公共建設局督促場所負責人儘快處理和加強場所蚊媒管理、滅蚊等。為進一步降低風險,衛生局今日及明日對該地盤進行緊急滅蚊措施。

衛生局強調,已與內地建立緊密的互聯互通、聯防聯控機制,即時通報涉及跨境活動的病例,會根據個案在澳活動的地點和逗留時間訂定風險區域,按風險評估對有關區域開展防範和應對工作,並持續密切留意本澳及鄰近地區基孔肯雅熱流行情況,作出適切防控措施;此外,再次提醒居民,基孔肯雅熱主要透過白紋伊蚊叮咬人傳播。而白紋伊蚊偏好於細小、清潔、靜止的積水孳生,居民應加強清除工作地點和家居積水,做好“防蚊三招”共同防控相關蚊傳播疾病:

  1. 防止家居“孳生”蚊子,注意至少每隔7天清除工作地點和家居周圍環境的積水,杜絕蚊蟲孳生;
  2. 防止蚊子“進入”室內,家中可使用紗窗、蚊帳或開冷氣等措施,減少被蚊叮咬機會;
  3. 防止戶外蚊子“叮咬”,在戶外活動時宜穿淺色長袖衫褲,並在皮膚暴露地方或衣服使用驅蚊劑,防止被蚊叮咬。

訂閱新聞局Telegram政府新聞頻道:https://t.me/macaogcs,即時接收最新消息。
訂閱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微信訂閱號:澳門政府資訊 澳門政府資訊
微信訂閱號:澳門特區發佈 澳門特區發佈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已複製連結
跳到頁面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