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大學5間書院組織學生前往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進行義教活動,將STEM、體育、美術、英語、澳門文化等課程帶進山區課堂,為當地學童帶來知識與歡樂。澳大學生亦在服務中收獲了寶貴的人生閱歷,在實踐中增長技能、錘煉品格。修水縣白嶺鎮中心小學校長帥文慧表示,澳大準備的課程就像一扇窗,讓學童看到更廣闊的世界。
自2023年起,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與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共同參與國家鄉村振興計劃,並將江西省修水縣作為鄉村振興支援點。為此,澳大鄭裕彤書院、蔡繼有書院、霍英東珍禧書院、滿珍紀念書院和紹邦書院師生先後前往修水縣為當地學童進行義教活動。
澳大學生為當地學童設計了體育、美術、英語、衛生安全、澳門文化等多個課程,當中更包括STEM教育內容,例如物理小實驗、AI科普講座等,並帶領他們動手操控無人機、編程機器人。當地學童興奮表示感受到科學的樂趣,希望日後能設計屬於自己的機器人。
澳大學生還走訪了學童的家庭,得知他們因父母外出工作而缺乏陪伴,卻依然保持對知識的渴望和對生活的熱愛。澳大學生深受觸動,表示將持續關注留守兒童教育問題,通過更多實際行動給予支持。
此外,澳大學生還參訪了秋收起義修水紀念館、雙井黃庭堅故居等,深化對國家歷史與文化的理解,增強家國情懷,厚植文化自信。他們亦到訪高峰書院、白鷺洲書院和石鼓書院,探索中國古代書院文化的發展脈絡及其教育價值。在騰王閣,透過導賞活動了解採茶與貢硯製作,進一步加深對地方文化的認識。
澳大霍英東珍禧書院院生萬菁表示,作為教育學院的學生,這是她第一次真正走上講台擔任老師,當地學童求知若渴的眼神讓她深刻體會到教師的責任。蔡繼有書院學生池浩天表示,活動點亮當地學童“欲窮千里目”的求知視野,鑄就書院學子“懷揣赤心來”的精神豐碑。修水縣白嶺鎮中心小學校長帥文慧表示,澳大準備的課程就像一扇窗,讓學童看到更廣闊的世界,其中STEM課程的無人機和機器人實操體驗,為他們心中播下了科學的種子。
澳大組織學生到偏遠地區為學童進行義教活動,過程中讓兩地學生發掘個人的潛能、增加自信,提升他們學習的興趣和動力。澳大表示,將計劃在未來開展更多形式的交流活動,包括遠程教學、實地交流活動等,為促進教育均衡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