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澳門消費》訪問註冊營養師解說果汁與水果的營養差異

消費者委員會
2025-04-30 17:13
  • 第380期《澳門消費》已出版

未能播放Youtube視頻

為提高消費者對健康飲食的正確認識,消費者委員會調查市面預包裝果汁飲品的營養標籤成分,供消費者參考。註冊營養師指出,預包裝果汁的營養價值遠低於水果,且幾乎不含膳食纖維,並提醒這類飲品糖分偏高,潛藏健康風險。最新一期的《澳門消費》詳細刊登是次的調查報告,同時提供有關膳食纖維的專業資訊。

比較三種果汁營養標籤

消委會比較市面15款預包裝橙汁、蘋果汁及椰子水的營養標籤進行分析,調查顯示橙汁與蘋果汁的糖分和熱量均偏高,椰子水的鈉含量則相對較高,調查報告詳細載於新出版的第380期《澳門消費》,供消費者參考。

營養師:果汁無法替代水果

為讓消費者認識膳食纖維的重要性,今期《澳門消費》訪問澳門營養學會代表、註冊營養師陳麗愉。陳麗愉指出,許多消費者誤以為飲用果汁可以取代食用水果以攝取膳食纖維,其實水果被壓榨打成果汁後,當中的膳食纖維幾乎全部流失,同時抗氧化物質等營養成分也會大幅減少,她建議直接進食原個水果,才能有效攝取食物的膳食纖維及各種營養成分。

陳麗愉表示,許多預包裝果汁並非由新鮮水果製成,而是由水分、糖漿和人工香料加工而成,這些果汁看似健康,實際上與糖水無異,消費者飲用後,更會因糖分迅速進入體內,導致血糖容易飆升,影響健康。

膳食纖維的重要性及正確攝取方法

陳麗愉在訪問介紹膳食纖維對人體健康的益處,並提供正確攝取膳食纖維的方法,消費者可參閱新一期《澳門消費》,從而建立健康的飲食習慣。

部門協作抽檢預煮麵條

消委會與市政署食品安全廳合作,對市面20個批次的預煮麵條樣本進行防腐劑及重金屬的含量檢測,全部樣本均符合本澳相關標準的要求,檢測結果及相關的選購和食用建議載於新一期《澳門消費》。

介紹《消保法》自由解除合同權利的例外情況

今期《澳門消費》的消費提示介紹《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關於自由解除合同的權利的例外情況,包括消費者購買了表演、電影、戲劇及其他公開演出的門票是不能引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於七日內享有自由解除合同的權利,相關介紹有助消費者更深入了解自身權益。

消費者可登入消委會網頁(https://www.consumer.gov.mo)或微信(WeChat)帳號瀏覽每期《澳門消費》,將可便捷查閱消委會公佈的測試與調查報告,以及消費提示等相關的維權資訊。


訂閱新聞局Telegram政府新聞頻道:https://t.me/macaogcs,即時接收最新消息。
訂閱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微信訂閱號:澳門政府資訊 澳門政府資訊
微信訂閱號:澳門特區發佈 澳門特區發佈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已複製連結
跳到頁面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