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局就近期連勝街一帶的登革熱病例,展開為期兩天的應對工作,現已完成該區風險區域的跟進工作,暫未發現更多相關病例。
衛生局於10月31日接獲內地通報確診個案涉及澳門活動軌跡後,隨即派員前往連勝街一帶風險區域,開展逐戶搜索登革熱病例、檢查病媒蚊孳生源、進行衛生教育及化學滅蚊工作。為及早發現病例,特設臨時抽血站,即場為出現疑似症狀者抽血檢測。期間發現5名疑似症狀居民,經檢測後,其中1例為昨(1)日公佈確診的由輸入病例引起的本地病例,其餘4例呈陰性。因應確診個案,已擴大應對工作區域範圍。
10月31日及11月1日這兩天內,衛生局共巡查連勝街附近逾1,700個住戶,涉及128座大廈及121間地舖,並向近180座大廈共2,890個住戶發放防疫資訊。值得注意的是,巡查期間發現部分住戶的花瓶、花盆底盤等家居積水容器已有孑孓孳生情況;另有部分公共區域的積水容器未有妥善覆蓋或倒置,亦已孳生蚊蟲,增加登革熱傳播風險。衛生局人員已即場協助處理,並加強衛生教育宣導。
此外,今(2)日接獲1例輸入性登革熱病例報告,具體如下:
患者為52歲女性,本澳居民,居於沙欄仔街花王堂巷花王堂大廈。於10月11至12日與家人曾到中山探親;於25日出現肌肉痛、乏力等症狀;28日出現發熱,期間曾到私人醫療機構就醫;11月1日因症狀持續,再到鏡湖醫院就醫並收治入院;其血液樣本於今(2)日經衛生局公共衛生化驗所檢測證實為登革熱病毒I型。患者目前病情穩定,發病後沒有到過本澳公園及郊野公園,同住的家人無不適。
根據患者旅遊史、出現症狀的時間、實驗室檢測結果以及其活動軌跡,被列為輸入性登革熱病例,是本澳今年第24例輸入性登革熱病例。衛生局將派員到患者在澳居所及主要活動地點附近進行防範性滅蚊。
登革熱透過帶有登革熱病毒的白紋伊蚊叮咬而傳染給人類。當登革熱患者被病媒蚊叮咬後,病媒蚊便會帶有病毒,若再叮咬其他人,便有機會將病毒傳播。衛生局表示,本澳仍處於蚊媒傳播疾病季節,鄰近的廣東省亦有較多本地傳播個案,提醒居民不要掉以輕心,並作出如下呼籲:
1. 鄰近的居民應積極配合,一同採取滅蚊防蚊措施;
2. 在家中使用紗窗、蚊帳或開冷氣等措施,減少被蚊叮咬機會;
3. 注意環境衛生,清除工作地點和家居周圍環境的積水,杜絕蚊蟲孳生;
4. 若前往登革熱流行地區,宜穿淺色長袖衫褲,在有空調或防蚊裝置的地方住宿,外出時使用驅蚊劑,防止被蚊叮咬;
5. 不論是否有外遊史,若有發熱、出疹等疑似登革熱症狀,應及時就醫,並告知醫生有關的居住地點或旅遊史;
6. 醫生應對疑似登革熱病人及時作出檢測和申報,衛生局的公共衛生化驗所為所有醫療機構提供免費的登革熱檢測服務。
7. 若有疑問可致電衛生局傳染病熱線28700800或瀏覽傳染病網頁http://www.ssm.gov.mo/cs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