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研究》第110期經已出版
澳門基金會
2024-06-13 15:41
  • 《澳門研究》第110期封面

未能播放Youtube視頻

由澳門大學澳門研究中心組稿編輯的《澳門研究》第110期經已由澳門基金會出版。《澳門研究》以“研究澳門,服務社會”為宗旨,透過選編、刊登海內外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論文,薈萃各家學術思想,是推動和深化“澳門學”建設的重要陣地,深受學界關注。

該期的論文欄目分為“歷史研究”、“文化研究”、“翻譯研究”、“經濟研究”、“區域研究”和“城巿規劃”六部分。“歷史研究”中金國平的〈珠江口“貿易(諸)島(Ilha(s) da B(v)eniaga)”蠡探:位置與名移〉通過分析葡萄牙史籍、航海圖和相關文獻,探討了“貿易島”的確切位置及其名稱的演變;楊迅凌的〈從澳門到北京的內河航線圖——歐洲所繪粵道地圖譜系考釋(1655-1815)〉以荷蘭東印度公司製圖師芬彭士的《經澳門由廣州至北京內河航道圖》為代表,把該類地圖分為尼霍夫、馬嘎爾尼、范罷覽、阿美士德、入華耶穌會士五個主要譜系,對其主要作品和特點進行分析;肖飛燕的〈十七世紀初西方國家在日本的對弈——英荷對西葡的挑戰〉系統地論述17世紀西葡和英荷在日本存在的諸多矛盾,重點評析作為後發國家的英荷向老牌殖民帝國西葡發起的商業競爭、武力進攻、政治滲透和宗教批判等全方位的挑戰;吳青、杜贇梅的〈蔡敏騋革命事蹟發覆——以《蔡挹暉堂族譜》為中心〉探討蔡敏騋走上革命道路的原因,探尋身處歷史風口之下未被主流史料記載的小人物面貌。

“文化研究”中陳淑怡、陳鵬之的〈澳門公廁小論〉通過澳門公廁的文獻回顧和對比香港公廁的發展歷程,檢視澳門公廁史中的三大因素:政策、技術和經濟,以及觀念的傳播;“翻譯研究”中傑佛瑞‧C‧岡恩(Geoffrey C. Gunn)著、吳玉嫻譯的〈翻譯澳門:歷史中的知識網絡〉,以始於十六世紀的通事(Jurubaças)/傳教士/語言、十九世紀澳門的印刷革命與翻譯、澳門譯務署時期、譯學館的興起、私人或商業翻譯、澳門回歸後六個階段,結合翻譯勾勒澳門知識網絡的歷史發展。

“經濟研究”中張艷的〈近三十多年中國內地關於澳門經濟與旅遊的研究狀況與熱點分析——基於Citespace可視化圖譜分析〉以中國知網全文數據庫收錄的相關文獻,對年發文量、發文趨勢、作者、高被引、發文機構等基本情況進行了統計與梳理;陳艷偉、王忠的〈基於鑽石模型的澳門文化產業競爭力影響因素研究〉從生產要素、需求條件、相關及支持性產業、企業戰略、結構和同業競爭、機會與政府六個方面,對澳門文化產業競爭力的影響因素進行定量分析。

“區域研究”中金雨心、馬晨曉、應作斌的〈大灣區民生數據跨境的障礙、策略與技術研究——以醫療康養數據跨境為例〉從境內外法律法規、使用倫理及技術難點三方面展開研究,並提出相應的策略和建議條文。“城巿規劃”中胡祖杰、王涵、謝俊民、王冬妮的〈基於健康影響評估的澳門公共服務設施佈局現況分析〉基於澳門居住用地、路網、人口數量等資訊,探究澳門現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狀況。

第110期《澳門研究》定價80澳門元,現於全澳各大書店均有代售,該期的電子檔亦已同時上載至澳門基金會澳門虛擬圖書館網站 (https://www.macaudata.mo),歡迎讀者查閱。

訂閱新聞局Telegram政府新聞頻道:https://t.me/macaogcs,即時接收最新消息。

訂閱新聞局Telegram政府新聞頻道:https://t.me/macaogcs,即時接收最新消息。
訂閱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澳門政府資訊
澳門特區發佈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已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