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學生熱療研究於國際研討會奪最佳論文獎
澳門大學
2023-09-27 19:25
  • (左起)徐青松、楊伊凡、林霖、譚立武和譚浩崑。

未能播放Youtube視頻

澳門大學科技學院機電工程系本科畢業生林霖和宋乃禾於第七屆節能控排傳熱進展國際研討會發表了關於熱療應用的研究。他們的研究為微型機器人在血管內產生熱療效果所需熱量提供了依據,因此得到評審的一致好評並獲得最佳論文獎。

是次獲獎研究課題《人造靜脈內非牛頓流體熱療應用研究》基於林霖和宋乃禾的畢業設計。在澳大機電工程系教授譚立武及徐青松聯合指導下,兩位本科生一手包辦實驗、測量平台的構建、人造血液的調配、數據採集以及分析。此實驗由澳大機電工程系博士譚浩崑在實驗設備的選擇上給予專業建議,並由博士研究生楊伊凡協助下建立數學模型與實驗數據進行比較分析。兩位同學在畢業後於澳大及清華大學繼續學業並從事熱能工程的研究。

熱療是一種基於過熱溫度的腫瘤療法,旨在使目標對象的溫度超出體溫正常值。過去的學術研究指出,當細胞的溫度升高到43 ℃ 時,可以觀察到它被破壞的現象。由於近年相關製造技術和機器人技術的發展突飛猛進,熱能工程研究人員能夠利用人造靜脈、人造血液和具有移動及加熱功能的微型機器人進行熱療實驗。是次課題組的研究目的主要是確定實現熱療所需的熱源功率大小以及熱療所能覆蓋的範圍,故在實驗中建立了一個流速為5cm/s且測試段入口溫度保持在37 ℃ 的血液循環系統,以一條內徑為2 mm、長度為6 cm的仿製靜脈為測試段,將非牛頓流體的人造血液作為測試液體,並在人造靜脈內放置了一個小型的電阻作為熱源,使受試區的人造血管內壁溫度升高。在電阻熱源輸入不同的電功率期間,課題組發現當功率接近0.22W時,可以測量到管壁產生有效的熱療溫度。研究結果為微型機器人在血管內產生熱療效果所需熱量提供了依據。有關研究獲澳門發展及質量研究所資助。

節能控排傳熱進展國際研討會始於2011年,是由西安交通大學熱流科學與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發起,以交流前沿熱傳/質傳技術以及節能污染控制相關領域研究成果的國際會議,往屆會議於俄羅斯、美國,以及中國的哈爾濱、西安、台灣地區等地舉行,每兩年舉辦一屆,現已成為此領域其中的一個品牌會議,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專家參與。今屆研討會由日本德島大學主辦,並由中國科學院院士陶文銓擔任國際學術委員會主席。此次研討會有超過130份論文報告,最佳論文評審委員會由美國、日本、中國等地的專家組成,共選出四份最佳論文,澳大團隊的論文是其中之一。


訂閱新聞局Telegram政府新聞頻道:https://t.me/macaogcs,即時接收最新消息。
訂閱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澳門政府資訊
澳門特區發佈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已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