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青洲秘蹟 暢談建築修復 “記憶沙龍”九月公眾講座順利舉行
澳門基金會
2023-09-18 16:23
  • 一眾嘉賓與參加者合照留念

  • 郭桂豪老師分享了青洲山研究所發現各項遺蹟的故事

  • 呂澤強建築師以本地及外地案例,由淺入深說明如何紀錄歷史建築、制定修復方案。

  • 討論氣氛熱絡

未能播放Youtube視頻

由澳門基金會“澳門記憶”文史網主辦之“記憶沙龍”九月公眾講座於週六(16日)在澳門基金會多功能廳順利舉行,分別由勞校中學歷史學會指導老師郭桂豪和文化遺產建築師呂澤強主講“綠島尋蹟—青洲山的考古調查和歷史研究”和“舊城磚瓦—歷史建築的衰老與修復”。

青洲山海拔僅54.5米,葡文名稱Ilha Verde意指“綠島”,是昔日“濠鏡十景”之一,在填海前與澳門半島分離,猶如海中仙島,多年來是一個不為人知的神秘地方。現時周邊被住宅、地盤、廢車場環繞,並曾有多年土地業權糾紛;然而,青洲山的遺蹟是集宗教、軍事、工業性質於一身的歷史建築群,在澳門是獨一無二的。

郭桂豪老師曾帶領勞校歷史學會進行青洲山學術考察,登山30餘次。在講座中,他分享了與學生開展考古田野調查的心路歷程,並透過豐富的文獻和圖片,娓娓道出包括圍島牆、青洲避靜院、英坭廠和兵營等各項遺蹟的故事,重構了各項遺蹟的分佈圖,猶如帶領讀者回到過去,遊走於昔日青洲山上。

澳門歷史城區是澳門寶貴的文化資源,但任何建築物都會隨時間而老化和衰敗,需要進行維護及適當的修復,但在這過程中涉及不同的原則和細節,例如耳熟能詳的“修舊如舊”應為如何?而日常在媒體上了解到不少修復引起了社會的熱議,又如何衡量和理解?呂澤強建築師以本地及外地案例,由淺入深說明如何記錄歷史建築、制定修復方案,涉及的考慮因素及不同專業,以多角度探討建築修復的原則和方向,讓大眾更明瞭現今文物建築修復過程中的著眼點和關注點。

“記憶沙龍”活動將在本年9月至12月持續舉行,10月份將推出“劏狗環的屍骨—比爾之死看澳門鴉片貿易”和“從銀號到銀行—澳門金融業百年風雲歲月”,分別由遺產學會副會長勞加裕和澳門口述歷史協會副會長甄桂芳主講。活動將於10月14日舉行,有興趣的市民可於10月2日至12日通過“澳門公共服務一戶通”進行報名,名額有限,先到先得。查詢可於辦公時間內致電87978565。

“澳門記憶”為澳門基金會創立的大型歷史文化資料庫,並透過旗下社交平台整選推送各項有關澳門的歷史文化資訊,如欲掌握更多“澳門記憶”的最新動態,除可瀏覽網站外,還可關注“澳門記憶”的Facebook專頁、微信訂閱號、Instagram及YouTube頻道(ID:MacauMemoryFM),添加微信個人號為好友(ID:MacauMemoryExpress)或關注今日頭條賬號“澳門記憶MacauMemory”。


訂閱新聞局Telegram政府新聞頻道:https://t.me/macaogcs,即時接收最新消息。
訂閱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澳門政府資訊
澳門特區發佈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已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