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流感大流行警示提升至6級,嚴重程度為中等;本澳警示級別為第6級藍色,本地疫情為一般。目前本地甲型H1N1流感新增本地個案3例、輸入個案3例;累積個案34例。現時共有17名確診患者正在接受治療,均情況良好。另外,有4名患者治愈出院,在家中接受醫學觀察的共有108名。
由6月30日至7月1日中午,3名曾與第26例確診個案患者,就讀於蔡高中學附屬小學五年級A班的男童有密切接觸者,被確診感染為甲型H1N1流感。
其中1名患者是10歲女童,與第26例確診患者同班。她於25日回校出席夏令班,上了半天課,28日下午出現流感症狀, 30日經檢測確診染病。衛生局一直對第26例患者的同班同學進行跟蹤觀察,並未見其他新增確診個案。另一名患者是7歲男童,就讀於聖保祿小學二年級 C班。27日與第26例患者同在一教會,曾經玩集體遊戲並有密切接觸,並於29日出現流感症狀,30下午經檢測後確診。最後一例患者是8歲男童,就讀於蓮峰普濟學校小學二年級A班,於27日下午曾與第26例患者一起參加黑沙環龍苑堂教會的聚會,期間曾一起玩遊戲且有密切接觸;28日早上出現不適症狀,29日傍晚發熱,30日衛生局人員在追查第26例確診個案在教會的密切接觸者時被發現,立即要求患者到仁伯爵綜合醫院接受檢測,後確診為甲型H1N1流感。
上述3例個案,因發病前7天均沒有旅遊史,故被界定為本地感染個案,衛生局正追查相關密切接觸者的情況。
新增的3例輸入個案,其中一名患者是8歲男童,就讀慈幼小學二年級C班。他於6月22日曾與父母一起到印尼峇里島及馬來西亞旅遊,29日晚20:15分左右三人乘搭AK56航班回澳。患者在機上已出現輕微流感症狀,但3人全程戴有口罩,並由父親的友人接返家中。30日零晨男童出現發熱症狀,晚上經檢測後確診為甲型H1N1流感。另一名患者是14歲男童,就讀於國際學校中二。他於6月22日在體發局安排下前往雅典參加兒童運動會,28日經香港乘噴射船回澳。患者於在回程的飛機上已出現流感症狀,30日往仁伯爵綜合醫院就診後,當晚確診為甲型H1N1流感。同團共有19名團員,衛生局正在跟進相關情況。最後一例輸入性個案患者是20歲澳洲籍男性,於6月30日早上乘坐非凡航空ZG9500航班由悉尼返澳,當晚19:10抵澳,同行者有其父母及一名妹妹。患者於機上已出現流感症狀,沒有戴口罩;在抵達澳門國際機場入境時,衛生局口岸人員發現其有發熱症狀;送院檢測確診甲型H1N1流感。
上述3例個案,均被界定為輸入個案,衛生局正在追查相關密切接觸者的情況。
據衛生局7月1日統計,關閘醫療諮詢站共為十萬七千五百三十八名人士探熱,諮詢人數二名,送院人數一名;內港碼頭醫療諮詢站共為六百一十六人探熱;港澳碼頭醫療諮詢站為一萬五千七百七十一人探熱;澳門國際機場口岸醫療諮詢站為四千一百八十三人探熱,諮詢人數一千五百二十六名,送院人數三名;蓮花口岸醫療諮詢站為二千一百五十五人探熱;北安臨時碼頭諮詢站為七千四百九十三人探熱;青洲跨境工業區諮詢站為三百七十六人探熱,諮詢人數八名。仁伯爵綜合醫院因呼吸道症狀就診的兒童有六十六名,成人有七十八名。
衛生局負責人表示,在外地疫情嚴峻而本澳仍以輸入病例為主的階段,公職人員離澳申報,有助於公共行政部門採取適當的防範措施,阻延疾病傳播,保護高危人群;同時,該項措施僅屬申報性質,有關資料按個人資料保護法規定處置。
當疫情發展到較廣泛的本地社區傳播階段,該項措施將不再需要。
另外,衛生局正根據疫情的變化,更新有關社會文化等活動的指引,呼籲業界人士、各教育機構和團體應嚴格遵照有關指引;各娛樂場所、酒店應增加健康監測措施及消毒用品,密切配合特區政府的各項預防應變措施,加強保護高危人士,並呼籲家長應密切關注放假在家的兒童的個人衛生與健康狀況,避免去人多擠迫的地方,遇有不適,應及時就診。
(流感應變協調中心 24小時熱線電話: 28700800 傳真: 28700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