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藝術節周末節目繽紛多彩

文化局
2009-05-22 16:02
  • 蔣豔紅等多位演唱家傾唱百年堂會

  • 王穎在《狂想之夜》帶來二胡絕技

  • 澳門演藝學院音樂學子才藝薈萃

  • 天使的方舟演出元素豐富

  • Trio Bravo+樂隊載譽來澳表演即場配樂

未能播放Youtube視頻

第二十屆澳門藝術節今明(5月23及24日)精彩節目紛呈,將在不同地點上演超過10項演出,為本澳市民帶來繽紛多彩的藝術周末。

藝術節在周末的演出類別豐富,從兒童偶劇到展覽以至音樂盛會都一一涵蓋,英國及德國藝術家Davy McGuire與Kristin McGuire由周六起在盧家大屋演出多場多媒體劇《兩個人的寂默》及裝置藝術《吃的習慣》。《兩個人的寂默》以真人配合影片,讓觀眾於小孔內窺視一對愛侶的分合;《吃的習慣》以影片透露一對夫婦不同的“吃的習慣”,透露兩人關係。來自西班牙的El Retablo偶戲團將於周六起連續兩天在澳門演藝學院禮堂每日各演三場《奇趣動物世界》,團員以手及其他物料作道具,變化出森林世界裡的各種活蹦亂跳的動物,為藝術節帶來合家歡。

周六晚上8時在大炮台上演《星期天的人們》戶外免費音樂會, Trio Bravo+樂隊載譽來澳,為本土錄像作品《這裡是澳門》及德國經典默片《星期天的人們》配樂演出。Trio Bravo+以專業深厚的古典樂功底,融合以現代流行音樂以及激情澎湃的電子音樂,帶給觀眾非一般的藝術震撼。

除戶外大型音樂會外,由本地音樂學子擔綱的《青春的旋律》也同時假文化中心綜合劇院上演,澳門演藝學院音樂學校以強大陣容演出,包括本地小提琴新星蘇飛雅、演藝學院音樂學校學生管弦樂團、學生合唱團等等。周六、日一連兩晚,嶺南風情與南音絕技,澳門瓦舍曲藝會組織展演的《百年堂會》把廣東近年申報或正準備申報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說唱龍舟、南音以及古腔粤曲等非物質珍貴曲藝文遺熔為一爐,在充滿江南風味的盧廉若花園春草堂演出,多位出色唱家傾力獻唱。

周日晚澳門中樂團在文化中心傾力奉獻《狂想之夜》,演繹多位當代著名作曲家的經典作品及世界名曲,優秀二胡演奏家王穎登場,獻上絕讚技藝,表演曲目有譚盾的《西北組曲》、難得演出的《第一羅馬尼亞狂想曲》等。加拿大L’Arsenal a Musique藝團多媒體劇在周日下午及晚上帶來兩場《天使的方舟》,藝團以豐富多變的舞台表現、大型的出色投影、奇趣雜技和現場奏演的敲擊樂等,呈獻反映了人與自然的關係的演出。此藝團以製作精彩的多媒體劇聞名世界,其富於想象力的原創音樂及技術高超的多媒體應用手法,為觀眾創造出無限的思維空間。

《星期天的人們》音樂會將於5月23日(星期六)晩上8時舉行。為使音樂會順利舉行,當天下午5時大炮台將進行清場,參觀者須於5時30分之前離開,而參加音樂會的樂迷可於晩上6時30分開始進場,建議有興趣觀賞的樂迷提早到場以覓坐席。第二十屆澳門藝術節節目門票於廣星城市售票網公開發售,設有多項購票優惠,購票熱線2855 5555,節目查詢電話8399 6699,於演出前一小時設現場售票。更多節目資訊可瀏覽藝術節網頁http://www.icm.gov.mo/fam。


訂閱新聞局Telegram政府新聞頻道:https://t.me/macaogcs,即時接收最新消息。
訂閱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微信訂閱號:澳門政府資訊 澳門政府資訊
微信訂閱號:澳門特區發佈 澳門特區發佈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已複製連結
跳到頁面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