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局局長鄭國明表示,首期計劃將落實興建約2,600多個社會房屋單位和4,400多個經濟房屋單位,餘下的單位數量將按序於2010至2012年間逐步完成興建,具體供應量將會適時評估公屋需求的變化,並相應微調。
鄭國明回覆立法議員李從正的書面質詢時表示,政府將在2012年底前分階段落成興建19,000個公屋單位。在首期計劃中,社會房屋供應方面,除已於2007年8月入伙的210個青洲社會房屋單位外,還包括筷子基兩憧共800多個單位、青洲社會房屋綜合體首期(B、C)約900多個單位以及望廈社會房屋項目首期約600多個單位。上述各個項目的興建工程已經展開。
經濟房屋供應方面,首期計劃包括馬場永寧街HR/lfS地段的800多個單位,並已於2007年4月動工,其餘兩個項目分別為青洲坊「Lote4」地段約600個單位及氹仔美副將馬路TN27地段項目。其中,氹仔美副將馬路TN27地段,將按土地利用實際情況加緊規劃中,預期供應不少於2,000個單位,上述兩個項目將爭取在2008年內動工。
另外,鄭國明又重申,「首置居所貸款資助計劃」及「新婚家庭租屋計劃」已於今年初開展諮詢工作,以便更好地協助有需要的市民。而為配合「新婚家庭租屋計劃」推出的300個單位,有關地段已在規劃之中,將按計劃照顧對象的特點,並以不影響原有公屋興建數量為前提。
基於私營房地產市場是澳門經濟的重要環節,政府在積極推動及落實公共房屋計劃的同時,必須為房地產市場的健康及可持續發展創造條件。
考慮到社會對公開拍賣土地有所需求,故在不影響公屋供應量的前提下,於非用作興建公屋的土地儲備中撥出兩幅位於筷子基的土地作公開競技,務求利用現有的土地資源對公營與私營房地產市場作出平衡,並逐步落實以公平、公正的公開競價方式批給土地的施政承諾。
※質詢及回覆全文見立法會網頁(http://www.al.gov.mo/ );679/III/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