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澳門樂團週六演海頓弦樂名曲《皇帝》

文化局
2008-03-03 17:32
未能播放Youtube視頻

澳門樂團將於本週六(三月八日)晚上八時假崗頂劇院上演《古典維也納》音樂會,演奏貝多芬、莫扎特的室內樂作品,以及海頓名作《皇帝》,交織古典音樂的美妙,讓聽眾細賞令人喜愛的維也納古典音樂。

貝多芬、海頓及莫扎特在十八世紀後期至十九世紀初期在維也納生活、創作,留下不少永恒名篇,維也納古典樂派以他們三位作為代表人物,樂派追求美的觀念、風格高雅,這個時期的作品和諧、優雅,卻又平衡、統一,給人樂觀向上的進取精神。澳門樂團當晚將演繹三首作品:貝多芬的F大調單簧管、巴松管二重奏、海頓的C大調弦樂四重奏作品《皇帝》以及莫扎特的G小調弦樂五重奏。

C大調弦樂四重奏,作品76之三《皇帝》是海頓的六部偉大室內樂之一,一七九七年海頓曾以海舒卡的詞《上帝保佑吾王法蘭兹》譜寫了一首混聲合唱曲,被採用為當時的奧地利國歌;後來他將該曲調用於這部弦樂四重奏的第二樂章中,作為變奏曲的主題,故此曲有《皇帝》四重奏之稱。這首弦樂四重奏名曲是當時的奧地利國歌,也是現今德國國歌的起源。海頓在垂暮之年常常在維也納深情的演繹這首歌曲,可見他對此曲的鍾愛。

音樂會當晚另外的兩首曲目也別具特色,由單簧管和巴松管這兩件樂器結合的二重奏十分罕見,貝多芬F大調單簧管、巴松管二重奏包括三個樂章,速度對比明顯,像一首古典晚期的小型協奏曲,使此二重奏成為貝多芬作品中令人難忘的一首;莫扎特G小調弦樂五重奏K. 516,首三個樂章氣氛憂鬱、深沉,沉重,彌漫著一種悲傷的氣氛。終樂章突然觸發瞭亮的G大調快板,使聽眾忘記所有之前的憂傷。莫扎特在三個強烈悲傷的樂章之後加上這樣一個漫不經心、無憂無慮的終曲,使人忘記前樂章的憂暗情緒,釋懷作結。

澳門樂團《古典維也納》音樂會門票現正於廣星售票網公開發售,票價為澳門幣三十元,購票熱線二八五五五五五五,更多節目資訊可瀏覽文化局網頁www.icm.gov.mo或致電八三九九六六九九查詢。


訂閱新聞局Telegram政府新聞頻道:https://t.me/macaogcs,即時接收最新消息。
訂閱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微信訂閱號:澳門政府資訊 澳門政府資訊
微信訂閱號:澳門特區發佈 澳門特區發佈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已複製連結
跳到頁面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