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食物中毒事件的調查結果

衛生局
2005-12-09 17:13
未能播放Youtube視頻

衛生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上週一(11月28日)接獲二宗涉及富豪酒店比華利餐廳的懷疑食物中毒事件報告後,隨即展開流行病學調查及干預工作。

調查中,疾控中心共接觸了曾在11月26日中午、晚上和27日中午到上述餐廳進食自助餐的17個家庭及團體,共約一百多人,當中42位在進餐後8至67小時出現不適症狀,患者中以女性為主,女性患者是男性的三倍,年齡為2至65歲(平均18歲)。主要症狀包括發熱(多為高熱,平均攝氏38度)、腹痛、腹瀉及嘔吐。對發病者和未發病者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發病可能同進食甜品尤其是吉士布甸有關。

實驗室檢驗方面,在12份患者的大便樣本中,有7份對沙門氏菌呈陽性反應。其後在餐廳抽取的非當餐食物樣本,則未檢出致病微生物。

綜合臨床症狀、流行病學資料和病例檢驗結果,事件結論為沙門氏菌食物中毒,並懷疑和進食了摻有生蛋的甜品有關。

沙門氏菌常見於動物(特別是家禽)的腸道和雞蛋。引致食物中毒的普遍來源為未熟透的肉類、肉類食品(特別是家禽肉)、生蛋及摻有生蛋的製品,例如有鬆軟口感的甜品:提拉米蘇、摩士、吉士等等。潛伏期為6至72小時,常見症狀包括嘔吐、腹瀉及腹痛,或有發燒。若未能及時接受適當治療,可能出現致命的嚴重併發症,如脫水及敗血病等,但這些情況十分罕見。

生蛋除可帶有沙門氏菌外,還可能帶有其他致病微生物,如禽流感病毒。衛生局特此呼籲餐飲業者必須將肉類及蛋煮熟,避免供應可能摻有生蛋的食品,消費者在選擇食物時亦須加倍留意。


訂閱新聞局Telegram政府新聞頻道:https://t.me/macaogcs,即時接收最新消息。
訂閱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微信訂閱號:澳門政府資訊 澳門政府資訊
微信訂閱號:澳門特區發佈 澳門特區發佈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已複製連結
跳到頁面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