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公署繼本週二在內港南舢舨碼頭將數十人帶返調查後,續於昨日清晨至深夜採取連串行動,在關閘等十多處地點將接近二十人帶返廉署調查,拘捕了其中7名現役頭等水警,懷疑他們涉及一個活躍多年的有組織性貪污集團,案件於今日(8月25日)移送檢察院偵辦。
這項代號為『火鳳凰』的打擊有組織性貪污集團行動,是前反貪公署接獲舉報,於1997年立案,1999年廉政公署成立後即部署的第一項工作,案件經過嚴密部署和接近20個月的深入調查,期間搜查了多處地方,查閱了大量數簿,翻閱了超過十萬頁的文件,證實存在一個有組織性的貪污集團。
該貪污集團在回歸前業已存在於水警稽查隊內,並涉嫌以控制嚴密的『旗手制度』方式運作,根據調查所得,『旗手』即俗稱收數佬,於澳門各出入口岸依其貨物流通量的多少分設一名至三名『旗手』,利用執法權力向不管合法或非法出入口的貨物依種類和數量徵收茶錢。在『旗手』之上設有『總旗手』一名,『總旗手』為旗手之首,統率一切。
就南舢舨碼頭一處,每天所收茶錢最高峰時懷疑超過澳門幣一萬元。關閘口岸規模最大,該處『旗手』分成三班制,向該處的貨主強收茶錢,貨主稍有不從即故意留難或全部徹底查驗。『旗手』徵收茶錢還設立十天或十五天結帳的制度,其中一名商人給付的茶錢金額每年約達澳門幣一佰萬元。整個集團每年涉及的茶錢 估計以千萬計,嚴重打擊澳門的正常貿易和吸引投資活動,並使澳門特區政府每年流失無法計算的正常稅收。
廉政公署相信這次的打擊行動,已有效地瓦解了一個具高度組織性的貪污集團,為澳門特區政府建立廉潔形像和塑造良好投資環境邁出了重要一步。
廉政公署在調查這宗案件的最後過程中曾出現有人不合作和試圖反抗。而8月21日晚上被帶返內港訪問所調查期間失蹤的警員,8月24日晚已被廉署正式拘捕。
調查中有人承認行賄和受賄,以及有人承認『旗手制度』之存在。
這宗案件分為南舢舨碼頭和關閘兩部分,合共23大冊,超過7千頁文件,全部卷宗於今早(8月25日)連同7名現役水警移送檢察院偵辦。